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四川凉桥晚二叠世磁性地层学剖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海泓 《科学通报》1994,39(1):69-69
极性年表的问世使地层对比,尤其是洲际地层对比的精度大大地改善.然而,目前获得普遍接受的极性年表仅限于新生代与晚中生代.中侏罗世之前的极性转换历史,则因缺少大洋磁异常带以资对比而无广泛认同的标准.因此,若建立这一时期的极性年表,大量的洲际对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32.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波动地质学是进行盆地定量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结合黄骅坳陷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详细介绍了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阐述了资料准备工作在波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骅坳陷的地质条件,将坳陷划分成9个研究小区,进行了岩性厚度剖面向岩性对间剖面的转化;恢复了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绘制了沉积速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得出了东营时期坳陷抬升的扩散过程,研究声明,钻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地层厚度的恢复是波动分析成败的关键,而滑动窗口的运用是实现定量分析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33.
中性大气边界层模拟试验调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风洞模拟试验是风工程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风洞中正确复现大气边界层流动特性,对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风载和风振试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一直是风工程界学者所密切关心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在风洞试验中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完整而实用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34.
分析注水井调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分析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状况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渗透率分布概率模型和分析注水井注入动态,定量地估算和评价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状况,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本文提出的方法能为调剖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和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35.
考虑到船舶结构的型材面积、板厚、构件位置和材料弹性模量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介绍了船体梁剖面要素变异性计算。计算采用随机函数线性化方法,对此直接运用导数的数学概念推导剖面要素的偏导数,而不是用解析式表达剖面要素。最后给出一个油船中剖面计算实例,并研究不确定因素对中剖面要素变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本文提出一种二维非均匀介质体电磁逆散射的非线性优化的新方法,给出了计算目标函数导数的简单快速方法。该方法与一般方法相比,收敛速度快,精度高,适用于解决高对比度介质体的剖面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37.
根据概率理论,将作用于钻井井壁上的荷载分类模化。通过对实测荷载值的统计分析,再经荷载效应组合,确定了钻井井壁荷载标准值及其分布函数,这为钻井井壁设计向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过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8.
东中国海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表示与匹配场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次浅海声学实验多次测量的声速剖面和声传播信号研究了海水声速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EOF)表示及其由匹配场处理方法反演的可行性和宽容性.反演中使用了垂直阵和水平阵两种阵形接收的宽带声信号.研究表明:声速剖面可用少数的几阶经验正交函数表示,利用垂直阵信号和水平阵信号都可较好地反演出海水声速剖面,而且对海底声速不敏感,具有较好的宽容性,反演出的海水声速剖面可用于低频信号的匹配场定位.  相似文献   
39.
氧硫化碳(OCS)是大气中含量丰富的含硫气体,也是唯一一种能通过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含硫物种. 采用高水平分子轨道理论方法研究了OCS与CN自由基在2A′势能面上的反应机理. 在B3LYP/6-31G(2df)水平下优化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的构型参数,并进行了振动频率分析. 单点能计算采用QCISD(T)/-311+G(3df)理论水平. 在QCISD(T)/6-311+G(3df)//B3LYP/6-31G(2df)水平下构筑了反应的势能剖面. 计算结果表明:在通常的大气条件下,NCS和CO是主要反应产物. 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CNS和CO的反应通道可能变成竞争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40.
梁汉东 《科学通报》2002,47(10):784-788
观察和研究了以中国煤山PTB(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第25层白黏土为代表的地球化学事件层及相关地层的岩石矿物记录,获得以下结果:白黏土下伏富针铁矿红色微层是PTB灾变事件的自然标志;碳酸盐岩沉积间断作为宏观地球化学标志指示了二叠纪末期灾为事件发生后的古海洋曾一度遭受严重酸化,海洋酸度达到pH<4.0;典型硫酸盐矿物石膏的形成进一步示踪了古海洋的酸性来自硫酸水合物,进而推论,二叠纪末期全球短暂升温事件和海氏短暂缺氧事件可能是海洋硫酸化的派生事件;海洋硫酸化事件本身则很可能直接导致了二叠纪末期的海洋生物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