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51.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镰孢茎腐病、镰孢穗腐病和小斑病是该区玉米生产上的3种重要病害,也是品种审定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的关键病害.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为新品种审定、推广、引种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作者于2021—2022年鉴定并评价了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的405份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玉米重要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对于玉米镰孢茎腐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202份品种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31.68%、9.90%、42.57%、6.44%和9.41%;2022年参试的203份品种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60.10%、9.36%、15.76%、9.85%和4.93%,两年均以高抗和中抗类型为主.对于镰孢穗腐病,在2021年试验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4.95%、66.83%、22.28%、4.95%和0.99%;而在2022年试验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0、86.70%、11.82%、0.99%和0.49%,抗病类型两年均居主导地位.对于玉米小斑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中,高抗...  相似文献   
652.
本文对7367、西辐5号、绵阳26三种小麦的生育阶段、品种的外观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7367具有矮杆、抗倒伏、穗密度大、千粒重高、生长期长等特点。该品种比西辐5号增产13.8%,比绵阳26增产6.1%,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53.
《广西科学》2009,(3):309-309
最近生物学家在菲律宾一处山峰发现一种罕见的巨型“食肉”植物。这种植物是以前从未发现的猪笼革新品种,其形状体态宛如一个诱捕昆虫的陷阱。它的瓶状叶可以捕食昆虫等动物,甚至可以把老鼠给“吃”掉。发现的巨型食肉猪笼草是处于山峰的顶部。海拔大约1600m处。周围森林变得稀少,出现了灌木丛和大石头。  相似文献   
654.
‘蒙冠1号’和‘蒙冠2号’是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树势强,树冠开张,丰产,抗逆性强。其中,‘蒙冠1号’结果枝粗壮,花瓣离生,花瓣上部白色,下部紫红色。花柄长,以顶生花序为主,孕花比例高。果实为柱形果,单果种子数18粒,单粒种子大,种子千粒质量1 580 g。‘蒙冠2号’花瓣褶皱,呈倒卵形,花瓣上部流苏状浅裂,花瓣上部白色,下部红色。花期比同一物候地区其他文冠果晚7~10 d。果实圆柱形,单果种子数21粒,种子粒中等,种子千粒质量1 080 g。适宜在年降水量300~400 mm、年均气温3.5~14.0℃、无霜期140~220 d、年日照时间1 900~3 100 h的地区栽植。栽植后应及时灌水,生长期按需灌溉和施肥,注意防涝,每年的冬季或早春进行修剪。  相似文献   
655.
‘福胖’柳杉是从中国柳杉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天然变异新品种。树体矮化,属于灌木,萌蘖能力强,树冠呈窄卵形;雄花期2月底到3月初,雄球花长椭圆形,短作穗状花序,雌花少或无。具有绿化观赏价值,适宜在四川成都平原及盆地的低山丘陵区海拔400~1 200 m作绿化植物栽培,也可以培育为室内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656.
正新闻时间:2013-12-31近日,广西植物研究所温放博士和韦毅刚研究员历时3年培育的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植物两个种间杂交品种"紫月"Primulina"Purple Moon"和"古铜小伙"Primulina"Tan Boy"喜获国际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登录权威认证机构——世界苦苣苔科植物协会(The Gesneriad Soceity)授予的认证证书,其品种名已经获得了国际认证。其中,新品种"古铜小伙"得到了认证证书签署负责人Irina Nicholson博士的高度评价,她在邮件中写道:"‘古铜小伙’这一新品种的花色如此特别、华丽灿烂,我非常荣幸能为它进行登录,这是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