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中国科技成果》2013,(9):F0002-F0002
“滇蓖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泰同引进的蓖麻品种TCO-202实生后代的变异植株中选育而成。该品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同行专家旧问鉴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同艺植物新品种登记(云林同植新登第20120049号)。  相似文献   
102.
河南豫艺种业以闹南农大的专家、教授为技术依托,长期致力于瓜菜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是全国选育瓜菜品种最多的单位之一,自育的很多瓜菜品种目前都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甘蜜1号是兰州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一代厚皮甜瓜,肉质酥脆,清香爽口,折光糖含量14% ̄16%,单瓜重2kg。每666.7m^2产2000 ̄2500kg。栽培方式为砂田和水旱塘栽培,砂田栽培为宽窄行种植,水旱塘栽培为双、单蔓整枝。  相似文献   
104.
《科技潮》2009,(5):39-39
日前,在第六届全国草莓大会草莓新品种展评会上.平谷区绿都林科技示范园温室栽培的韩系草莓品种“雪妹”力压群雄,获一等奖。目前,全区已有200余个温室草莓种植户申请加盟“雪妹”种植。  相似文献   
105.
“开豆四号”是由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6.
“石莓3号”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90年以自育优系“183—2”为母本,以“全明星”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大果、优质的中早熟草莓新品种,于2001年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8-5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持、全国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的“十五”国家863计划“蔬菜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课题(编导2001241121),从蔬菜作物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创新和新品种选育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2003-2005年,通过上百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选育和创新优良的育种材料41份;培育新品种34个,申报植物新品种保护4个;获奖成果2项,发表论文共81篇,其中SCI收录5篇。课题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王炜 《河南科技》2000,(7):13-13
这是由河南省温县祥云镇农技站育成的优质、高产面包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突出优点是优质、高产、抗倒,综合性状优良。属半冬性、中熟,株高80cm。产量三要素协调稳定,大分蘖多、成穗率高、茎秆粗壮、高抗倒伏。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平均亩产572.5kg。粗蛋白16.19%,湿面筋 33.5%,稳定时间13分钟.面包体760cm3,面包评分83.5分。适宜在黄淮流域高产、超高产地区种植。 中棉所36品种,1996-1997年参加全国夏棉区试,并在河南、天津、新疆等省市试验示范,1999年5月先后通过国家和天…  相似文献   
109.
近日,由临洮美兰花卉公司作为科研主持方培育的彩色马蹄莲新品种“美彩2号”,顺利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认定,第一批种球已出口世界花卉强国荷兰,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彩色马蹄莲新品种在该县诞生。  相似文献   
110.
肖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F0003-F0003
碳酸饮料可以说是最早进入国人生活的调味饮料,曾几何时,玻璃瓶装汽水是多么亮丽的风景。然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碳酸饮料“一枝独秀”的年代已经走远,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饮料世界,令人眼花缭乱。毋庸置疑,从某种程度上说,碳酸饮料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然而,和其他饮料一样,碳酸饮料为求发展,在品种上也正在经历着不断的变革,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品种、新口味的碳酸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