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薛小春 《科技资讯》2005,(22):43-4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工程上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不良地质,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各种成因的软弱土地基。无论是工民建还是铁路、公路、桥梁都会面临这个问题。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结构物破坏有时是很严重的。比如高速公路桥台跳车,城市建筑物的不均匀下沉等等。笔者在工作中体会到,CaO喷粉深层搅拌桩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具有技术简单可行、经济合理的特点,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工程工后沉降,笔者对此种桩基产生承载力的机理做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82.
武威  顾佳佳  牛淑贞 《河南科学》2014,(11):2313-23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空资料以及NCEP 1°×1°6 h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中旬河南省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河南地区持续的高温天气是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高层受强西北气流控制,中低层层有强而持久的暖中心与之配合产生的;2地面场上河南省处于南高北低的气压场,有利于偏南风向北输送暖空气,促进该地区高温天气的形成;3从物理量上看,中低层暖平流对地面增温、辐散下沉、绝热增温以及干燥的水汽条件都是促进此次高温天气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对吉林省扶余县油页岩及围岩进行了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在此基础上,获取了容重、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及黏聚力等参数.并利用SIGMA/W模块,采用弹-塑性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了原位开采区内任一点应力、应变、位移的详细信息.结果显示,采区的最大下沉位移为105m,位于开采中心处;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了采区岩体的应力分布,受拉区与剪应力极值分布较大区一致,都位于油页岩的上覆地层泥岩层中,从而确定了岩体的破坏过程:首先是受拉,产生大量裂隙;然后再沿着剪应力极值所在的截面发生滑动.  相似文献   
84.
隧道施工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隧道围岩变形特征极其复杂。因而必须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及时了解围岩动态,确定合理的支护时间。对围岩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有很多方法,但是由于数据本身的贫乏性、不确定性,对以后的预测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灰色系统理论特有的处理“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问题的特点使得其在这个领域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通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Verhulst模型对拱顶沉降量进行了预测,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5.
沉井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的深坑、地下室、设备深基础、墩台码头等埋深较大的复杂建构筑物工程,其处理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同时解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渗透变形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沉井下沉施工技术、施工计算及封底技术,总结了沉井对周边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在构建采场覆岩下沉连续曲面数学模型基础上,理论推导出采空区及上覆岩层三维空隙场分布模型,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层带裂隙以"双驼峰"比例耦合形式变化,外围区域呈"凸峰",空隙率大,内部区域呈"凹陷",空隙率小,并且在与工作面平行的截面上存在空隙率竖向变化突变点,随埋深增大截面一侧空隙率升高,另一侧则降低;冒落带空隙率以"铲"状分布,浅部及两巷侧空隙率大,而中部及内部空隙率小。  相似文献   
87.
高炉热风炉是炼铁厂高炉重要的附属设备,随着高炉热风炉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高炉热风温度已经逐渐得到了提高。高炉热风炉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国得到应用,当时以内燃式热风炉技术为主,之后逐渐引入并开发了外燃式热风炉和顶燃式热风炉,技术逐步得到了提高。大型高炉热风炉以外燃式热风炉和顶燃式热风炉为主,比较典型的有外燃式热风炉Didier、NSC和顶燃式热风炉,该文主要比较分析了三种典型热风炉的本体结构,并对外燃式热风炉和顶燃式热风炉的速度分布、格子砖表面温度分布、风炉流场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8.
针对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在机械通风方式下的发展局限性,选取位于广州地区的3个在建的典型大型地下商业建筑为研究原型,以地下商业体的混合通风实现为切入点,探讨地下商业建筑的常见入口形式——下沉广场的方位选择对地下商业体内部通风环境的影响.根据设计原型抽象、建立具有一致性的分析模型,以CFD风环境模拟技术获取3种模型状态下的速度矢量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室内通风换气次数进行计算分析,并进一步运用WeatherTool软件进行区域热环境分析,从而获得热舒适及温、湿度组合均满足人体舒适要求的自然通风状态有效作用域范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调整的下沉广场的方位及与中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改善自然通风的风速和均匀性,提升舒适感和能源效率;在广州地区,地层的吸热作用有利于改善地下商业空间的评价风速;设计中应结合通风性能的模拟来确定大型地下商业建筑的动线策略.  相似文献   
89.
为分析不同围岩级别对泥质粉砂岩隧道的影响,依托贵州沙家坪隧道不同围岩级别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进行分析;同时考虑隧道浅埋段多为破碎岩体,是隧道开挖工程中最危险地段;结合沙家坪隧道进出口地表浅埋段埋深数据,分析浅埋段埋深深度对拱顶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粉砂岩隧道相对其他岩类(峨眉山玄武岩、灰岩)隧道在低围压下流变滞后现象较明显,不易发生瞬态破坏,洞口段与中间深埋段围岩变形相差不大;拱顶沉降主要集中在距离洞口100~200m地下水和煤层较发育地段,平均沉降为-7mm,累计沉降在-8mm上下波动,同时煤层对隧道围岩的变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距离洞口0~60m隧道的累积周边收敛值及波动较大;对于泥质粉砂岩隧道,浅埋段埋深厚度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0.
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与上覆岩土层的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巨厚松散层条件下开采下沉规律具有特殊性。采用土工试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巨厚松散层的力学性质及其对地表下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对焦作矿区地表黏性土的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得到焦作矿区松散层土体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范围。以巨厚松散层条件下某工作面为实例,结合三轴试验结果,研究了不同巨厚松散层厚度、松散层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对地表下沉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表最大下沉值随松散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松散层内摩擦角、内聚力的增加而减小。将巨厚松散层力学性质土工试验结果与开采下沉结合起来,对开采下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