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采用充液拉深工艺,运用变液压力变压边力组合的方法,以DYNAFORM软件为平台,对半球形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恒定压边力充液拉深下,零件易发生起皱和破裂,零件减薄率较大,无法满足成形要求.采用变液压力和变压边力组合的加载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变液压力变压边力组合进行充液拉深的零件不破裂、不起皱、减薄率小,零件厚度分布均匀,能够较大程度地改善零件的成形效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2.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和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研究。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厚度比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大10~20km;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莫霍面处存在大幅度的垂向错断和变形。从青藏高原东缘到四川盆地,岩石圈与软流圈分界面(LAB)显示出深度逐步增加、410km间断面深度则有变浅的趋势。在地壳的下界面和LAB界面间以及LAB界面与410km间断面间也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分层。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的LAB界面的下方都有明显的低速层分布,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别,四川盆地的LAB界面的下方低速层分布较为完整,而青藏高原东缘LAB界面下方的低速层分布中可见离散的高速块体分布。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深部结构的明显差异,体现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冷轧机在轧制薄铝带时工作辊边部接触对辊系受力和铝带断面形状的影响,借鉴弹性悬臂梁法和影响函数法的处理思想,建立了适用于实际生产在线控制的铝冷轧机辊系变形模型,并对不同入口铝带厚度、弯辊力、工作辊的接触状态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工作辊边部接触力随入口厚度增加而增加、随弯辊力增加而减小;工作辊边部接触轧制时,轧机出口铝带凸度和横向厚差小于非边部接触轧制,有利于铝带边部减薄控制,但降低了铝轧机边部板型调控能力,在轧制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24.
<正>目前,压力容器设计时依据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以下简称GB150-98),是我国普遍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板厚增加,容器强度会提高,但有时反而会降低强度。如何按照该标准进行厚度的恰当选取,以更好地满足强度需求,对压力容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阐述了当图  相似文献   
125.
黑度是射线照相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黑度超标容易导致误判和漏检。本文在广东河源电厂2×600MW超超临界机组和宁夏鸳鸯湖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施工中的射线底片暗室处理的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种射线探伤照相底片黑度超规范时的补救调节方法,并总结了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6.
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两年来已获取了丰富的资料和数据.在岩石圈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探测和矿集区三维可视化研究等方面,都获得若干新发现、新认识、新突破,成功地实验了一些深部探测的技术方法,加快了中国深部探测工作的步伐,缩短了中国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实施地壳探测工程(SinoProbe)莫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是初战告捷,旗开得胜.  相似文献   
127.
地球之痛     
科学家把地球分为4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它蕴藏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孕育着地球陆地上60多亿人口和其他所有的生物,成为人类永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8.
浅谈环境岩土工程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伟麟 《广东科技》2006,(8):140-140
1.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一词,源自1986年4月美国宾州里海大学土木系美籍华人方晓阳教授著名的“IntroductoryRemarkson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论文中,将环境岩土工程定位为“跨学科的边缘科学,覆盖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地质微生物圈等多种环境下土和岩石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环境周期(循环)作用下水土系统的工程性质。  相似文献   
129.
本书全面综述有关海洋地壳运动中流体流动的性质、起因及后果。人们判明海洋地壳热流循环大约有30年历史,本书首先简明地介绍了这一课题的历史,然后描述了海洋底层流体流动的性质与重要后果,最后总结了水的迅速交换对海洋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首先观察了310不锈钢和纯铝的减薄方式:一是Ⅲ型裂纹的剪切方式,二是Ⅰ型裂纹的撕开方式。利用微衍射技术分别测量了韧性材料纯铝和脆性材料TiAl合金中裂尖区的平均应变。测量结果表明,裂尖前方的应变可高达0.0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