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最近,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发现了一座年代大约为1100年前的墓葬群,有大量随葬品(图中左侧的“年轻战十”旁边有剑随葬)和殉人迹象。另外还发现了几十座神秘墓葬,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墓葬的主人与北欧海盗和东欧早期统治者有关。考古学家对这个“年轻战士”尤其感兴趣:他20多岁,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考证了今居广东与广西境被认作是越裔、土著的宁氏族人之本有秦人、汉族族体事实,提出了他们是从齐鲁境迁徙来与地方土著、越裔作出了融合的一支汉族遗裔  相似文献   
64.
拉雪兹公墓     
拉雪兹公墓,这座充满浪漫灵感的墓地,以一种崭新的理念让逝者长眠于尊严之中;这座名人荟萃的灵魂的栖所,其功能早已超越最初的墓葬功能而成为一座露天博物馆和神殿花园。一座座墓碑和陵墓雕塑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告别艺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5.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省山出土西汉墓葬,在一号木椁墓中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兵书残简共存而同时被发现,从而解决了自唐以来中外学术界对孙武、孙缤是否各有其人、各有兵法传世的千年悬案,同时也引起史学界研究《孙膑兵法》、考证孙膑故里、搜集孙膑传说的浓厚兴趣。近年来.台湾和东南亚的孙膑崇拜者来大陆探亲、访问的与日俱增,更促进了史学界的考察和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66.
论洛阳古代墓葬的价值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洛阳是中国古代墓葬的重要地区之一。洛阳古代墓葬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有助于推动艺术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可以丰富中国的文化宝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为洛阳的经济发展创造效益;洛阳古代墓葬古老而奇特,具有潜在的、重要的开发价值。洛阳古代墓葬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可以促进学术的发展;可以推动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洛阳的知名度,推动洛阳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7.
洛阳曹魏墓见于发表资料的目前只有3座,其中1座为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墓,另2座为无纪年基.这3座墓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不仅对于我们了解、认识洛阳曹魏墓的基本特征,了解和认识洛阳曹魏墓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的组合、葬俗葬式都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直接资料;同时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洛阳曹魏墓与洛阳东汉晚期墓葬及洛阳西晋早期墓葬的异同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不仅如此,洛阳曹魏墓在中国墓葬史上处于一个转轨的时期,它完成了我国墓葬从"汉制"向"晋制"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68.
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吸-放湿实验,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放湿过程,并绘制相应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使用模型对试块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过程均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吸湿期”时间明显比“饱和期”时间更短,但吸湿量却达到了吸湿平衡时吸湿量的80%左右,放湿过程展现出同样的规律。在吸-放湿过程后试块的含湿率相较于试块初始含湿率更高,即有部分水分残留在壁画地仗层中。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放湿动力学曲线分别符合双指数模型和一阶指数模型,R2>0.988,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