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Extraterrestrial particles have higher 3He/4He ratios than those of terrestrial sediments ( > 100 Ra versus < 0.03 Ra, where Ra is the 3He/4He ratio normalized to the atmospheric value of 1.4×10?6). The inter- planetary dust particles (IDPs), which are very rich in 3He, continuously bombard the Earth and can accumulate in deposits. IDPs sedimentation rate changes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3He concentration in the Earth surface sediments. Since IDPs are not easy to detect in terrestrial deposits, measuring helium isotopes is a helpful approach to examine changes in IDPs. Helium concentration and 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 magnetic substances and the quartz particles were examined for helium concen- tration and helium isotopic ratio. Results show that the 3He/4He ratio and the 3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magnetic substances are clear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ulk samples and the quartz particles, and, the 3He/4He ratio of the extracted magnetic substances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Earth’s crust. The higher helium content in the magnetic fractions can be explained by an influx of IDPs.  相似文献   
92.
目的揭示咸阳市区晚更新世黄土的微结构特征,探讨黄土微结构特征与其形成环境的关系,为区域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粒度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咸阳市区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系列的微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粒度小于0.005 mm的黏粒级含量在黄土与古土壤中差异最大,S1古土壤高达39.7%,而L1黄土仅24%;S1古土壤黏粒中大量铁质黏粒胶膜呈流胶状出现并有次生伊利石的产出,结构密实;L1黄土微骨架颗粒相互支架,黏粒胶结物含量较少,胶结程度差,土质疏松。结论咸阳市区晚更新世S1古土壤形成在湿热的森林环境,L1黄土形成于干冷的草原环境,S0黑垆土形成于凉湿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93.
山西临猗杨范第四纪沉积剖面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杨范剖面黄土地层岩性特征、沉积结构、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的分析及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划分了剖面地层,初步确定了黄土沉积始于1.20 Ma B P,黄土沉积以来该区发生了13次大的干冷-暖湿气候变化;沉积转型指示河流强烈加积转变为河流侵蚀,代表约在1.20 Ma B P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构造抬升事件。  相似文献   
94.
西安地区全新世中期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CaCo3,Fe2O3和Al2O3含量、土壤微结构以及孢粉等方面的资料对西安地区的全新世古土壤和植被类型与气候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古土壤为温湿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淋溶褐土,并非过去所称的半干旱条件下发育的“黑垆土”。孢粉分析和古土壤底部之下分布浓度达2m多的密集根孔的存在表明该层古土壤发育时的植被类型是以栎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可推测当时年降水量应不中于750mm,年均气温不低于14℃。  相似文献   
95.
关中平原黄土中古土壤CaCO_3淀积深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赵景波 《科学通报》1991,36(18):1397-1397
人们对黄土和古土壤中CaCO_3,含量已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古土壤CaCO_3淀积深度从未进行过研究。与CaCO_3含量相比,CaCO_3淀积深度更能指示土壤类型和发育条件,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