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东胡的后裔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为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人联盟。其中的一支东胡人向北败退到科尔沁草原中心地带的乌桓山下定居,这就是乌桓。《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其实,早在东胡人来到乌桓山之前,以畜牧业为生乌桓已经存在,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族。没有文字的乌桓使用东胡语,开始时比匈奴落后,没有国家政权,还遗留不少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痕迹。  相似文献   
22.
<正>远古时代,从人类社会开始形成的时候起,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字打交道。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狩猎、采集野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伴随着生存斗争,人类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多与少"、"有与无"等最早的数学萌芽,  相似文献   
23.
沈金鳌 《大自然》2012,(5):60-65
奇形怪状的深海鱼类人类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对鱼类有所了解,然而海洋牛物学家确认深海中有鱼类存侄的事实还足近100多年之事。深海何类的生存环境是世界上最特殊、也是最严峻的。同样,栖息在东海大陆坡和冲绳海槽西侧(水深150~1000余米)的大陆深海鱼类,也常年处于黑暗(水深200米处已一片漆黑)、低温(温度低于4~7℃)、高压(水深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贫食(除中深海区有少量浮游动物外,  相似文献   
24.
爱因斯坦说过:"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如何将人的社会关系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图形勾画展示,看起来是件难事.笔者经过多年苦思冥想,勤读博采,终于领悟出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再远瞻未来社会,人类社会经过了一个从圆形的"自然人"社会到"金字塔"式的文明社会再到复合式球形的"天人合一"式社会的发展"三部曲".  相似文献   
25.
本文应用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原始社会权力意识的形成原因,不仅肯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用,而且从心理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多层次论述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权力意识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情牵泸沽湖     
在云贵高原川滇交界处,镶嵌着一颗晶莹的高原明珠——泸沽湖。纯净的湖光山色之间,生活着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摩梭人,他们至今保留着原始社会的大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  相似文献   
27.
陶芒 《今日科技》2006,(11):26-27
能源焦点 能源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焦点,电力更是现代社会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原始社会利用火,到现代社会利用电能、核能,能源每“前进”一步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经济发展、民族兴旺、社会和谐、国家富强都要靠能源来支撑。目前全世界每天要消耗8400万桶石油,我国每天要消费600万吨以上标准煤。  相似文献   
28.
赵越  解瑞杰 《科技信息》2007,(26):149-149
说起住宅建筑,在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变化不可谓不大。从原始社会的"茅茨土阶",到奴隶社会瓦技术的应用,再到封建社会辉煌的木构建筑,直至建国初期的火柴盒,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住宅在短期内快速建成,时至今日百家争鸣的建筑时代,住宅的形式已经不能一言以蔽之,我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经由简单的遮蔽风雨到满足人们的各种居住要求,心理体验。在各个绚丽的广告上面,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语汇描述着今日的住宅:精装小住宅、蝶拼、独栋、Townhouse,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住宅始终是为人们居住所用。  相似文献   
29.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南南部,这就是两隆山。这里不仅是被誉为“滇南的珠穆朗玛峰”的云南南部第一高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拉祜族支系苦聪人原始社会长期生活的家园,更是重要的珍稀动植物种质基因库和生物物种避难所。  相似文献   
30.
刘康  吴珂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154-155
一、中国武术发展现状 中国武术的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经验。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多个门派,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民国初期,武术蓬勃一时,各种与武术相关的团体迅速发展,习武蔚然成风。然而进入现代社会后,曾经盛极一时的武术,不仅自身的发展遇到了空前的瓶颈,而且还受到了西洋运动的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