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文章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的重大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基础不同;二是对“人”的本质和内涵的理解不同;三是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不同;四是对“人”的理解的思维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4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现代人应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这四种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树立“德育为纲,心育为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3.
市场经济下高校后勤职工服务育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勤服务部门能否保持与时惧进,提高服务意识,以人为本,落实“服务育人”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话题。1.充分认识服务育人的重要性服务育人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补充。后勤服务是一块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生活到文体活动等都与后勤服务工作紧密相联。学生宿舍的管理、饭菜的质量、医疗服务的水平、水电的保障、环境卫生等,处处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它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后勤职工在大量的服务性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克勤克俭、任劳任怨、廉洁…  相似文献   
44.
深化"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理论界追捧的热点,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和重视, 图书馆也不例外。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被引入图书馆管理之中,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人,同时其管理又体现在服务之中,而服务的主体也是人,这就形成了图书馆工作中的“以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的工作中心。要想使图书馆能跟上新时代的发展,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服务与管理中的“以  相似文献   
45.
系统论述了广州大学城建设中的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3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范虹 《甘肃科技》2006,22(12):188-189
城市广场是一种多维的围合空间和公共性的开放空间。现代化的广场正在向多职能、多单元、多级别、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人性化的多功能空间是广场设计的核心问题,它体现并反映了广场设计在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7.
宋翊宁 《科技信息》2006,(12):368-3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相结合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特征,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8.
浅议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应包含图书馆内部管理中的以馆员为本和图书馆服务中的以读者为本双重含义.  相似文献   
49.
田宇  冉祥来 《科技资讯》2006,(19):204-204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入世、改制、上市”的新形势下,外资、合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人才争夺上愈演愈烈。由于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给煤矿的发挥带来困难,使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的管理手段难以实施。如何解决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使国有企业领导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0.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层本质是重新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观;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价值追求在现时代的新发展与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内在要求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社会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