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159篇
教育与普及   2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334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Fe-Ni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Ni含量和不同球磨时间Fe-Ni纳米晶的XRD谱.实验表明,w(Ni)=10%和20%时,Ni溶入Fe晶格,分别在球磨20h和50h后形成单一的a(bcc)相;w(Ni)=50%时,其先后经历了γ(fcc)→←a(bcc)正逆转变,在球磨120h后最终形成单一γ(fcc)相.无论是a(bcc)相还是γ(fcc)相.它们的固溶度均比块体Fe-Ni合金显著提高.w(Ni)=35%时,则始终是两相共存.对试样的XRD谱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Fe-Ni粉体的晶粒尺寸和显微畸变,发现经球磨20h后,不同Ni含量的粉体均呈纳米结构,并随球磨时间延长,Fe-N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下降而显微畸变上升.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将叔丁基引入到含有吡啶环的酰基(硫)脲结构中,设计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叔丁基-N-β(γ)一吡啶甲酰基脲及N′-叔丁胺基羰基-N-β(γ)-吡啶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得到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03.
电子加速器X射线发射率的MCN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现代X射线应用和设计电子加速器的靶结构和束流参数的需要,采用MCNP4B程序对2~20MeV能量范围内的电子束入射不同厚度钨靶的X射线发射率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子能量小于10MeV时,MCNP4B的结果与NCRP-51报告一致,但在10MeV以上,它们间的差别增大.该文结果对早期NCRP-51报告的结果有重要的改进,对于现代产生X射线的电子加速器靶的设计具有参数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对X射线衍射数据计算程序进行改进,并运用改进的XRD程序对本实验室近期合成的几种化合物及文献报道的巯基乙酸锑配合物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满意.同时,简要介绍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判断新相生成并对其进行表征,探讨制备条件对组成结构的影响,推测反应机理及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制备合格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考虑实测角分布和角半径的关系,在实测角分布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用MonteCarlo方法推导出1个统计意义上的最佳角半径.并通过全天区搜寻的方法去探测1个带有γ射线暴的模拟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利用日本SPring-8同步辐射光源和高压装置进行了常压和11.6 GPa高压下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合金的原位能量色散X射线衍射测试, 得到了不同角度下的衍射数据.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思想, 结合计算大块非晶合金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原理, 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程序对以上衍射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常压和高压下大块非晶合金的全双体分布函数. 常压下原子最近邻区间与所有可能原子对的距离匹配; 同常压相比高压下对应各峰的位置均向原点处移动, 第一近邻的两小峰峰值分别从r11 = 2.5Å, r12 = 3.11 Å变成r′11 = 2.32Å, r′12 = 3.08 Å; 高压下峰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第二近邻峰由原来的单个衍射峰分解为紧挨的3个小峰. 根据高压下最高峰值相对于常压下的变化得出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压缩率为97.15%, 与已有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97.50%完全吻合. 结果表明用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大块非晶合金的径向分布函数是可行的, 编写的程序可靠, 可移植性强. 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辐射数据分析手段, 适合求高温、高压以及两者协同作用等条件下非晶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07.
讨论了完备非紧正则黎曼流形上的Busemann函数间的关系,并用于讨论流形的几何拓扑性质.  相似文献   
108.
以CeO2作为改性添加剂、γ-Al2O3为载体、CuO为活性成分,用分层浸渍的方法制备出负载型CuO—Ceo2/γ-Al2O3湿式氧化催化剂;采用TG—DTA、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Ce的掺杂对载体及活性成分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在湿武氧化反应过程中,Ce的掺杂有效抑制了γ-Al2O3向α-Al2O3转变的高温相交,以及活性成分CuO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形成CuAl2O4昀过程。通过对苯酚的湿式氧化降解实验,获知CeO2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催化剂活性,其中6%CuO-6%CeO2/1—100%Al2O3的质量组分比对苯酚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30min,苯酚溶液COD的去除率为91.31%。  相似文献   
109.
利用X射线衍射及程序升温还原技术 ,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 Mo/A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 ,在一定的温度和空速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加氢脱硫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 ,柱状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担载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能力 ,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能很好地分散 ,因而只检测到部分活性组分很弱的衍射峰。在 12 0℃和 2 6 0℃条件下处理的催化剂表面物种主要是MoO3 ,没有发现含Co的物种和CoMoO复合氧化物的衍射峰 ;5 0 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2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结果表明 ,Co Mo/AC催化剂表面物种的还原温度低于Co Mo/γ Al2 O3 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和加氢脱硫活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Co Mo/AC体系中 ,Co与Mo原子比为 0 .7的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高于γ Al2 O3 负载的Co Mo催化剂 ;而Co与Mo原子比为 0 .2 ,0 .35和 0 .5的Co Mo/AC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却低于Co Mo/γ Al2 O3 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0.
γ-干扰素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酪氨酸激酶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FN-γ诱导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信号转导中酪氨酸激酶活化。方法采用IFN-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McCoy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信号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诱导活化,并应用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genistein拮抗IFN-γ诱导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结果IFN-γ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磷酸化程度随时间延长而改变,在15min时磷酸化程度最高,以后逐渐减弱。Genistein可抑制IFN-γ诱导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有所增加。结论IFN-γ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酪氨酸激酶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