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系统科学   156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7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427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介绍了农业信息化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实施农业信息化的深远意义,分析了山西省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山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2.
区域城镇体系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行着演变.主要分析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原理和思路、方法,提出了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73.
当今社会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教育的代名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础就是要坚持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堂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时代呼唤生态课堂,生态课堂应该是融通生活的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的课堂,是生命力高扬的课堂,是生态圈互动链接的课堂.  相似文献   
74.
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与目标,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地理环境、资源基础、经济条件、社会系统、科技优势、制度与政策6个基本条件出发,构建了包括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科技和政策等要素在内的内蒙古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5.
极端微生物的功能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极端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功能利用。极端微生物是一些在高温、低温、高压、高盐、强酸、强碱、强辐射等极端环境中生存、繁殖的生命体,具有独特的分子组成、物理化学性能、酶特性及代谢功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挑战传统生物学理论,而且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区域特点, 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 从经济的可行性、环境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大子系统共29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大子系统和29个单项指标的权重, 对重庆市近7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在分析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础上, 对重庆市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7.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地位和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78.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影响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来说,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原州区的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土自然环境的稳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了影响原州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0.
福建宁德畲族文化作为中华畲族文化的主源头之一,在团结与凝聚当地和国内外的畲族同胞。增进人们对畲族历史文化和现实了解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它与聚居区内景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产业价值。但近期以来,该地畲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逐渐失传的现实危机。抓紧实施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遗产系统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对于继承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