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自制了织物湿阻和热阻测试仪,探讨了服装面料的透湿性能.通过关联度分析,可知厚度是影响湿传递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尝试用传感器来监视测试所用人造皮肤的出汗情况.  相似文献   
102.
对英国Courtaulds公司所生产的纤维素纤维Lyocel的生产技术、力学性能、吸湿性能以及原纤化等特性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3.
以羽绒/羽毛集合体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不同含绒率条件下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压缩、保暖和透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羽绒/羽毛集合体的蓬松度和保暖性随含绒率的提高而提高,但含绒率达到75%后其蓬松度和保暖性变化不明显;集合体的透湿量在含绒率从0%增加到15%时迅速提高,而后随含绒率的提高缓慢提高;集合体的厚度在压强增大的开始阶段快速下降,而后随压强增大其厚度减小幅度减缓.羽绒/羽毛集合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羽绒和羽毛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4.
真空预冷处理提高草莓与蟠桃的冷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常规真空预冷和真空喷水预冷处理对果实降温速率的影响.设定草莓和蟠桃的预冷终温分别为1℃和5℃,预冷终压范围为300~900Pa,进行常规真空预冷和真空喷水预冷试验研究,测定果实内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失水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果实降温速率的影响.将预冷后的果实和对照组一起置于4℃下冷藏,测定果实硬度、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给出满足最快降温和最佳贮藏品质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相同预冷时间内,果实个体直径越小,预冷终压越低,则预冷结束时果实温度越低,降温速度越快.草莓和蟠桃在预冷终压300Pa下降温速率最大,冷却效果最佳.采用真空喷水冷却能有效提高草莓的降温速率,减少其内部自由水损失,有利于草莓保鲜.  相似文献   
105.
对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的吸湿和放湿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该新型纤维和普通聚酯纤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吸湿、放湿回潮率,绘制出吸湿、放湿曲线,并得到2种纤维达到吸湿、放湿平衡的过程中回潮率对时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的回潮率和初始吸湿和放湿速率远高于普通聚酯纤维的相应性能,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  相似文献   
106.
晋西北黄土区不同植被春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区为背景,对当地有代表性的植被(乔木类小叶杨林、灌木类沙棘林和柠条、油松-小叶杨混交地及撂荒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对5种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垂直分布特征及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60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不同类型植被的平均土壤水分含量高低依次为撂荒地油松-小叶杨混交林沙棘林柠条小叶杨,且总体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恒定的变化趋势;其中乔、灌木的土壤水分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150 cm~220 cm之间,而撂荒地在320 cm处出现最大值,5种植被类型的最小值大都出现在0~20 cm的表层土壤。最后,根据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分布分层的定量分析,将土壤剖面划分为:易变层(0~100cm)、活跃层(100 cm~200 cm)、次活跃层(200 cm~300 cm)和相对稳定层(300 cm~600cm)。因此,根据本区域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在进行植被恢复建设过程中,依据因地适宜原则,实行乔-草或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7.
建筑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得了4种建筑材料样品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湿量.将4种样品置于环境参数不同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12h吸湿12h放湿的吸放湿周期试验,测得了样品在各个环境条件下吸(放)湿过程中每小时的吸(放)湿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样品所处环境相对湿度相同时,各实验样品的量纲为一的吸放湿速度是时间的同一幂函数.数值拟合得到了环境相对湿度分别为95%和75%时样品的量纲为一的吸放湿速度的表达式.给出了样品在恒温恒湿环境(风速在2.0m·s-1以下)中材料每小时吸放湿量计算值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08.
在内蒙古草原锡林河流域土壤水分含量梯度上,测定土壤含水量并调查植物群落样方,探讨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沿水分梯度的变化.发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的单峰关系;而香侬威纳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香侬威纳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Pielous均匀度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半干旱草原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生产力的影响极为显著,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群落均匀性的影响有限,说明除土壤含水量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自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废石细颗粒的渗移规律及诱因,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分别从粗细颗粒数量比、直径比及矿岩含水率三个方面对细颗粒的渗移过程进行模拟,并设置标志颗粒对不同区域的相邻粗细颗粒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放矿提前贫化率随粗细颗粒数量比的增大不断降低;废石细颗粒渗移速率随粗细颗粒直径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受含水率影响显著;相邻位置的细颗粒的渗移速度大于粗颗粒的下降速度。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矿石损失贫化、确定采场结构参数及优化放矿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0.
选取平均粒径为0.82mm的宽筛分烟煤为床料,考察煤中水分(含水率)对煤在小型内热流化床煤调湿实验台中的流动特性的影响.绘制流化床内流化速度与床层高度、床层压降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料的临界流化速度为0.3~0.4m/s;高水分煤料(含水率为16.3%~17.8%的煤)的临界流化速度比低水分煤料(含水率为12.4%~13.7%的煤)的临界流化速度增加了20%,即含水率过高不利于煤的流化;高水分煤在流化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腾涌现象,使流化恶化,故应将流化煤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4%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