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34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热轧层流冷却系统优化与模型参数自适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的不确定性和时变性, 利用系统优化与模型参数的自适应控制热输出辊道上带钢温度. 从控制模式、冷却策略、段跟踪和模型的再计算以及学习系数的读取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优化. 根据实际工艺状况, 实时采集现场数据对层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 并就组别分类、空冷/水冷系数的回归分析进行了研究. 实践结果表明: 采用这种方法能满足现场需要, 卷取温度控制精度较高, 基本在-15~15 ℃范围内;控制效果和带钢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干式切削技术及其冷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式切削技术是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切削液的新的工艺方法,具有清洁环保、降低生产成本、机床结构紧凑、提高产品质量等特点。对干式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风冷却方式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施工期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素的智能快速识别,提高智能温控系统的反馈及预测模型精度,提出了一套智能算法对物联网技术采集到的各类温控要素原始测值进行识别及转化。针对浇筑温度、浇筑时间、最高温度、内外温差、冷却通水起止时间与表面保温覆盖等施工期关键温控参数,结合工程经验分别给出相应识别任务的判定逻辑并编写对应程序,然后应用多个实际工程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各识别功能的准确率。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识别效果良好,能够实现温控要素采集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精准化,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AHP法在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空调冷热源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将系统工程中著名的AHP法引入设计方案决策的新途径.在简要论述AHP法基本思想和步骤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AHP法在实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种直观、高效的构造具有足够满意一致性AHP判断矩阵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法对某大厦空调冷热源设计的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合理的结论.结果表明,AHP法能够成功地应用于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含磷聚合物水处理剂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合成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AMPS)和AA/HPA/AMPS三种含磷共聚物。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对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pH值,和高硬度的苛刻水质条件下,它们具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和阻磷酸钙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简介了作者的流动显示方法(包括应用塑料示踪剂、间隙曝光装置、定时控制器和普通照相机来拍摄水工整体试验中大范围流动的照片(流谱图));并利用微机图形处理系统,对实拍流谱图进行图/数处理(包括光学修正、网格插补等预处理和信息处理),从中识别出流体物理参数及其等值线分布图(包括流速场、流函数场和涡度场等)。作为实例,介绍了应用本流动显示技术和方法,在某电厂温排水整体试验中获得取排水口近区流场定量信息的情  相似文献   
17.
TSCR工艺生产IF钢相变及组织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条件下(TSCR)无间隙原子钢(IF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分析了其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表明:Ti-IF钢的相变开始温度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下降,即Ar3降低,有利于低温终轧,并获得性能良好的IF钢.同时IF钢的硬度值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冷却速度从1℃/s变化到30℃/s时,HRB从53.4增加到68.3,即其强度随冷却速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和丰富钢板的品种和规格,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轧制生产效率,针对武钢轧板厂生产线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中厚板轧后快速冷却系统.系统应用工业变频供水、高压水箱水量优化分配及高密度层流等先进技术,同时采用了西门子高性能控制器进行系统综合控制.该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控制精度高,已成功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受限空间内工作的行波管阵列所面临的多热源、高热流密度、高散热功率冷却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热管冷板.在自行设计建立的试验台上,对新型热管冷板在大倾角下(60°≤θ≤90°)工作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总功率P(1600—4000W)和不同冷却水流量Q(100—400L/h)下,热管冷板均能在3—15m in内正常起动.除了P=1600W、Q>300L/h情况下的冷板均温性不能符合行波管冷却要求外,其余试验工况下冷板壁面的最大温差ΔTmax<10℃,冷板壁面的最高温度ΔTmax<70℃,热管冷板的总热阻<0.01℃/W,表明新型热管冷板具有优异的均温高效传热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新型热管冷板的均温高效散热性能,必须保证其在匹配的冷凝段冷却条件和蒸发段加热条件下工作.在试验的倾角范围内,随着倾角的增大,热阻单调递增;冷却水流量增大或加热功率增加时,热管冷板的换热增强,热阻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中厚板控制冷却数学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中厚板控制冷却过程中所用的数学模型,包括差分模型、空冷和水冷换热系数模型、比热和热传导率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钢板在冷却过程中厚度、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场分布,以及间歇冷却对控制冷却的影响·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返红时间、厚度上温度梯度随钢板厚度增加而增加;间歇冷却时钢板内部温度呈均匀下降,表面不断冷却与返红过程·在线应用证明该套数学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以满足现场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