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针对FeS2-MnO2-H2SO4浸出软锰矿的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FeS2反应方式对MnO2浸出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分别对矿浆中的Mn2+,Fe2+和Fe3+质量浓度,以及矿浆电位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浸出过程进行了阶段的划分与分析.通过对浸出过程中不同反应阶段的分析,发现不同反应阶段过程中Mn2+与Fe3+浸出速率的比值是不同的,说明在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反应方式,导致FeS2的利用率在不同阶段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对矿浆电位的监测表明,高电位有利于FeS2浸出Fe2+,从而加快了MnO2的浸出速率.  相似文献   
32.
研究利用煤矸石及硫铁矿烧渣作原料制备PSAAF并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PSAAF有良好的除浊、脱色和除COD性能;尤其对亲水性染料,具有独特的去除效果对pH为6~9的实际废水,PSAAF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比常规絮凝剂均提高30%~40%PSAAF的脱色机理是水合铝、铁离子的凝聚作用和聚硅酸的絮凝而产生的共沉淀图8,表1,参12  相似文献   
33.
白银厂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厂铜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地槽东部火山岩系内,区内火山岩发育。矿床受区域构造控制,矿体呈扁豆状、透镜状、似层状、脉状等,产状与地层大体一致。矿石构造以块状、浸染状和脉状为主,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近矿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远矿围岩蚀变以铁白云岩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其次是闪锌矿、方铅矿以及少量磁铁矿等。  相似文献   
34.
以黄铜矿和镍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对黄铜矿和镍黄铁矿的浸出.结果表明:有细菌参与下,黄铜矿的浸出率是无菌体系浸出率的2.41倍;镍黄铁矿的浸出率是无菌体系浸出率的1.91倍,细菌在矿物的浸出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浸出过程中会有黄色的黄钾铁矾(K[Fe3(SO4)2(OH)6])沉淀产生,黄钾铁矾附着在矿体表面,产生"钝化现象",严重阻碍矿物的氧化.  相似文献   
35.
从江西德兴铜矿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1株嗜酸细菌(命名为DX-A),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菌体宽×长为(0.45~0.55)μm×(1.1~2.1)μm,最适生长pH为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该菌能利用FeCl3及多种硫化矿和葡萄糖等多种有机物进行生长,但是不能利用FeSO4进行生长,因而该菌为兼性异养型细菌。构建该菌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菌株DX-A与Acidiphilium sp.PK46(AY765995)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中,相似度为99%;菌株DX-A分别浸出黄铁矿和铁闪锌矿28 d后,含菌摇瓶中Fe2+与Zn2+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到2.36g/L和2.47 g/L,而对照组中Fe2+与Zn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0 g/L和0.39 g/L;菌株DX-A和A.ferrooxidansATCC23270混菌分别浸出黄铁矿和铁闪锌矿比A.ferrooxidans ATCC23270单菌浸出效果分别高2.7%和10.3%,表明该菌能够浸出黄铁矿和铁闪锌矿并能促进自养菌的浸矿,为进一步研究异养菌促进自养菌浸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本文指出了钴精矿质量差的主要表现是硫品位低,客观原因是矿石性质的变化;分析了工艺方面造成钴精矿质量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量矿泥的存在,二是分离浮选大量石灰的混入;最后提出了提高钴精矿质量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7.
黄铁矿热电性测试起步较早,在诸多领域都有应用.笔者阅读大量文献发现,研究者在黄铁矿热电性测试中对活化温度的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对测试数据的对比性造成很大影响.文章采用BHTE-06型热电性测试仪,采用多个活化温度对不同矿区黄铁矿样品进行热电性测试,旨在对黄铁矿热电性随活化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探索研究,为后期热电性研究中活化温度的选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8.
为揭示尾矿酸化本质及其对尾矿砂抗剪强度的影响,开展了动态浸渍试验.从湖南省某铅锌矿采取了尾矿砂试样,采取加入双氧水的方式促使尾矿砂中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发生氧化产酸.在浸泡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MLA(矿物解离分析仪)矿物成分分析、颗粒分析、抗剪强度等一系列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矿物成分中随着黄铁矿氧化程度的增加,黄铁矿含量减少、碱性物质(方解石、白云母)减少、砂粒(粗粒)含量减少、粉粒(细粒)含量增加、粘聚力C增大、摩察角φ减小、尾矿砂土抗剪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39.
Zhu  LaiMin  Zhang  GuoWei  Guo  Bo  Lee  Be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14):2479-2492
The helium and arg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from the molybdenum deposits such as Jinduicheng, Donggou, Shijiawan, and Sandaozhuang,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East Qinling molybdenum belt in south margin of North China Block (SMCNB),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ore-forming fluids and their coupled-relationships with the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orogenic process of Qinling Orogen in Mesozoic-Cenozoic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3He/4He and 40Ar/36Ar values (3He/4He=1.38-3.64 Ra, and 40Ar/36Ar=295.68-346.39, respectively)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pyrite from the molybdenum deposits in East Qinling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system is mixed by two end members. One is the high temperature deep-derived fluid congenetic with the porphyries generated by crust-mantle mixing, and the other is the low-temperature meteoric water which is rich in crustal radiogenic He with the component of atmospheric Ar. From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ore-bearing potential of the porphyry and the regional stratum,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deposits in the East Qinling molybdenum belt are derived from the deep source by the mixing of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molybdenum deposits in SMNCB can be related to the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and extension process in the post-collision period of Qinling Orogen. The granitic porphyries which are related to Mo mineralization are not simple crust-remelting type granites or S type granites, but belong to syntexis-type or mantle-derived granites, hence their formation has a profound and regional geodynamic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40.
黄铁矿Fe[S2]为等轴晶系,岛状-NaCl型结构衍生结构,是地壳中最重要和分布最广的硫化矿物之一,绝大多数原生金矿床和有色金属矿床与黄铁矿密切相关。通过对黄铁矿形态、成分和物理性质标型特征的总结及目前有关于黄铁矿在矿床中的研究的简要综述,发现黄铁矿在矿床中,尤其是金矿床具有深远的意义,应用其标型特征不仅可以进行矿床成因分析(如Co/Ni,S/Se元素的特征比值),还可以作为一种找矿标志,在成矿远景方面给出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