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131篇
教育与普及   1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33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Metallic antimony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electrodepositi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hin film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timony powder. It was found that both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electrodeposition are easily controllable processes to deposit antimony films with flat charge/discharge potential plateaus.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antimony thin films, especially those prepared with magnetron sputtering,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antimony powder. The reversible capacities of the magnetron sputtered antimony thin film are above 400 mA h g^-1 in the first 15 cycles.  相似文献   
62.
基于Matlab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大威  金振华  卢青春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1899-1901,1908
在给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基于Matlab软件环境,建立了前向式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模型,模型结构和实际的动力系统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各部分模型采用物理分析与数据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和部件物理参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采用草酸盐沉淀及高温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Li_aNi_(0.7)Co_(0.3)O_2.XRD、SEM及电化学测试数据表明:该材料结晶及层状结构良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75.4mAh/g和142.9mAh/g,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为136.0mAh/g,比容量损失只有4.8%.  相似文献   
64.
高分子/富勒烯光伏电池是近些年来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类新型聚合物光伏器件。本文详细分析了高分子/富勒烯光伏电池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以共轭高分子作为电子给体材料,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子受体材料的高分子/富勒烯光伏电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采用Hummers法和水热法,制备石墨烯和碳量子点溶液作为前驱体,然后通过一步煅烧法制得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材料。借助SEM、UV-Vis、FTIR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及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等,重点考察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石墨烯表面负载碳量子点可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并改善其机械性能,由于活性位点的增加,所制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电极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及电化学活性;在检测不同浓度双氧水时,复合电极的灵敏度为纯石墨烯电极的1.4倍左右;石墨烯-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时,与纯石墨烯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容量保持率提高了1.67倍。  相似文献   
66.
以中间相沥青为碳源、CaCO_3为模板,制备中间相沥青基介孔炭(MPMC)。采用XRD、SEM、TEM等手段表征所制介孔炭的结构和形貌,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MPMC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随着CaCO_3质量分数的增加,MPMC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先增加后减小,当CaCO_3的质量分数为70%时,所制MPMC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MPM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可逆比容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67.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讨了锂离子水合团簇分别在氟化锂、氯化锂、碘化锂晶体表面的扩散。分别构建1至4个水分子的4种锂离子水合团簇,观察不同时刻锂离子水合团簇的分布状况,统计了锂离子水合团簇在氟化锂晶体表面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锂离子水合团簇在不同的卤化锂晶体表面的扩散不同,并且不同水分子个数的锂离子水合团簇在氟化锂晶体表面的扩散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68.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电-热-机耦合特性,设计了一套耦合特性综合测试系统,进行了电池不同倍率充放电工况下电-热-机耦合特性的测试与分析,以探究电池电特性、形变、温度的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布特性,可以得到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形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分段特性,可以辅助磷酸铁锂电池SOC估计的修正。基于该系统测试结果研究了电池充放电过程形变产生的机理,并进行了电池热膨胀系数的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高倍率放电时,在放电初期和中期电池边缘部分膨胀,放电后期收缩,而中心位置在放电初期和中期收缩,后期膨胀;低倍率放电时,电池表现为放电初期和后期整体收缩,中期整体膨胀。研究结果可为电池内部电-热-机耦合特性的理论分析与测试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比容量的关键材料之一。本文以CuSn合金为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专利研究发展现状,针对CuSn合金的结构及组分改性进行了梳理,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0.
电池工业是我国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本文从FT分类号的简介和特点出发,说明FT分类体系是比IPC分类体系更详细和更全面的多重分类体系,并根据电池领域的特点,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FT分类号在电池领域专利检索中的实际应用,对提高电池领域中的专利检索效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