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3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36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我国颁布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中的某些条款进行了比较,包括:CECS28:90(1992),DL T5085-1999(1999),GJB4142-2000(2001)和DBJ13-51-2003(2003).重点比较了各规程在计算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轴力—弯矩相关曲线及承载力时的差异.本文的结果可供有关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受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莞大汾北水道桥为主跨128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本文以该桥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全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特性分析,着重进行了结构弹性一类稳定与抗震性能分析,以为此类桥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微尺度热传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微尺度传热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微型换热器的结构,分析松弛时间理论近似线性化Boltnmnn方程散射项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提出微尺度热传导的时空问题,微冷却系统概念.微/纳米、飞/皮秒的传热问题,对传统工程热物理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  相似文献   
104.
对2 种不同开口规律的离散孔波纹板进行实验研究, 分析了来流气动参数、波纹板的开孔规律等几何参数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用热平衡法建立了离散孔波纹板气膜冷却对流换热模型,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相应的关系式及关系曲线, 并将有关结果与离散孔平板进行对比, 得出了离散孔波纹板, 尤其是在其波峰跟波谷之间开有大孔的离散孔波纹板, 在其波峰跟波谷之间冷却效率较低, 在孔板的尾端冷却效率的增长比离散孔平板明显加快等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5.
钢管压扁矫正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先华  吴炬  徐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9):1453-1455,1463
套管生产中,矫直工序决定了套管的形状精度和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有很大影响.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了斜辊钢管矫直机的压扁矫正模型,并对矫直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试验测量的应力一塑性应变数据,推导了σ-εp关系式,编写了子程序以描述钢管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对不同压扁量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了现有的压扁量计算理论.建立了钢管压扁矫正的三维模型,计算得到了与二维模型近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横向波纹管强化传热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横向波纹管强化传热的原理,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建立了冷凝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式,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高效节能的波纹管换热器,实践证明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7.
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分析及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颗粒之间以及整个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强化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用于化学吸附制冷的典型吸附床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床.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建立连铸板坯凝固过程的传热模型和采用实测温度数据进行检验,获得了铸坯温度及坯壳厚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凝固过程的应变分析模型,得到了实际工况条件下坯壳所受的拉应变.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下,连铸坯凝固前沿所受的应变很小,铸坯不会产生内部裂纹;当导辊开口度的偏差大于2mm时,其引起的应变大于鼓肚应变,且凝固前沿所受的应变大于临界应变,内部裂纹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支撑辊对中精度是产生内部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9.
二通量模型是计算气体-颗粒平板内辐射热通量的简化方法. 在最初的二通量模型中, 辐射场被假设成在半球方向的各向同性. 但是对于燃烧领域的气体-颗粒混合介质, 颗粒的散射通常都是各向异性的, 这样, 原有的二通量模型就会由于忽略各向异性而产生严重的误差. 文中一个多层四通量模型被运用到包含气体-颗粒混合物的辐射热通量的计算. 给出了模型的解析求解过程, 定义了等价的平均交叉系数h和前向散射率z来描述整个平板散射的各向异性.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计算了一个无限大平板内的辐射传递过程, 并与解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对原有的二通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改进作用. 运用本模型计算含有飞灰/CO2/H2O的燃烧产物的辐射传递, 所得到的平板发射率与Goodwin的经典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0.
连续铸钢用中间包衬里损伤的红外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维稳态传热模型,计算中间包底面温度,建立了底面温度与中间包衬里损伤程度间的对应关系,发现中间包底面温度随着衬里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加.红外热像检测表明:中间包底面温度随着包龄的增加而增加;红外热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中间包衬里损伤进行检测;利用所建立的理论关系式,可以实现对中间包红外热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