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利用内P-集合的动态特征,给出内P-搜索数据及其生成度量的概念,给出内P-搜索数据特征及搜索数据选材模型特征定理。利用这些结果,分析运动员身体成分、运动能力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给出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及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手册》中的有关数据,对武术运动员的足部形态及运动成绩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武术运动员的足部形态对于其是否成才至关重要,武术教练员应该高等重视运动员的足型,要选择足大、足跟长、足弓高的苗子作为人才培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运动员选材是指通过对所选的对象进行身体形态、专项素质、生理机能、专项意识等方面的测试,把具有运动天赋的儿童、少年选拔出来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本文仅对在男子短跑运动员选材中,身体形态与专项素质这两项的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这两项指标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44.
塑料性能与选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选材是塑料应用的关键,从对塑料性能分项考虑及综合考虑两方面对塑料选材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5.
自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男排乃至整个亚洲男排技战术水平总体在走下坡路,在整个世界男排格局中落伍了。造成如今的现状,与国家队的训练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基层排球的选材和训练理念落伍,整体排球基础存在很大的误区有密不可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观看比赛录像等方法,通过中网公开赛中中外女选手个人资料及比赛后的数据统计,来分析我国女子网球出现失利的主要原因.并从体育选材的角度,提出中国女子竞技网球未来选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逻辑推理等方法从项群理论的视角着手,以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选材为切入点对竞技体操和竞技健美操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接受过系统体操训练的运动员当中选拔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对提高竞技健美操的教学训练质量、运动水平,缩短健美操的训练周期早出成绩、出好成绩具有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咸丰之际捐纳的普遍开展,在为清廷提供大量饷需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铨选制度。这不仅体现在大批人员涌入仕途,使得流品日益芜杂,吏治逐渐腐化,更为重要的是,它打乱了既有铨法,使得捐纳人员与正途人员争夺员缺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捐纳人员中办事能员的得以重用,反映了时代变局下选材观念的初步变更。清廷虽采取措施以疏通正途,但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49.
徐跃 《科技咨询导报》2009,(28):40-41,43
建筑渗漏是最敏感的工程质量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住宅的使用功能。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设计、选材,过程控制几方面阐述了预防建筑渗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创办于1919年的《中华英文周报》(Chung Hwa Weekly English)是中国近代极少数由国人自办、彼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该报以“英文教育”为发行宗旨,同时也包含大量的翻译活动与翻译事实。本文通过梳理一手史料,考察了《中华英文周报》的译者群体、翻译选材及时代译境,研究发现:报内的无名译者群体出于英语学习及教育的目的进行了翻译活动;报内的翻译选材主题丰富多彩,以文学及典籍翻译最为突出,但缺乏相关系统性;报内所处的时代翻译语境包含近代社会、文化、政治的三个客观维度。对《中华英文周报》的翻译活动开展系统梳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民国初期中国近代英文类报刊的翻译活动史及其相关背景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