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本文采用最小生成树法,代替文献中常用的0,1规划法,解决了热源选址与热网布线问题。该方法的要点是,将热源的费用与热网的费用一起引入到树枝的权中;对于每一当前树,只计算那些与其相关联的边连网的权。随着树的不断扩大,权的计算范围也不断向外扩展。另外,该方法还具有计算原理简单、计算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一、城市燃气管网概述 城市燃气燃气管网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管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燃气管网包括高压、次高压、中压和低压等输配管线及一些附属设施,担负着输配燃气的使命。同时,燃气管网布设的基础资料,也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3.
陈体军 《厦门科技》2000,(12):32-33
燃气输配管道的设计需要确定燃气的输送流量,管道走向,始点、终点压力,经济管径等。厦门岛东北部空混气输配管道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择优选定,既符合燃气设计规范,又大大提高了输配管道的安全性、合理性、技术性、经济性,满足了该地区的供气需要。  相似文献   
34.
除了太阳能之外,电力成了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电力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能的使用。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对电能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导致我国的电能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之下,要采取相应措施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本文将着重介绍电业局输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电力自动化的特点,并且对电力工程自动化模式进行优势探讨。  相似文献   
35.
36.
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问题的拓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节点法建立了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模型的有效算法。文献中的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问题局限于每个节点必须给出一个已知参数,该文中将这类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从而使输配气管网稳态仿真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更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均较好,计算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7.
压缩天然气(CNG)代替汽油、柴油作为汽车燃料,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天然气的加压和储运技术已比较成熟。压缩天然气技术除了应用于城市天然气汽车之外,对城镇的天然气供应也已在新疆、北京、山东、海南等地陆续开始。郑州十里铺天然气汽车加气母站于2002年底建成投入运行,这给使用瓶装压缩天然气供应周边中小规模城镇在气源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下就压缩天然气技术应用于城镇燃气供应进行探讨。一、压缩天然气输配工艺流程压缩天然气供应城镇燃气方式源自天然气汽车加气的母子站系统。母站为固定式加气站,子站离输气管道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38.
燃气供应系统的压力工况是利用调压器来控制,并将其稳定在所设定的压力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用气工况的需求,它是燃气输配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设备。调压性能的安全可靠,不仅影响供气质量,而且与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正确使用调压器,科学、合理的设定调压器的各种压力参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39.
通讯传输网的建设是输水工程信息化系统最关健的一环,传输网规划建设的好与坏将影响到管理期输水供水数据上传的可靠、稳定与否.该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传输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该传输网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用户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40.
随着"中缅油气管线"与"川气入黔"等项目的实施,贵州有望在几年后用上管道天然气,贵州的气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天然气的应用将大幅增加,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在城市燃气中的比例将逐步萎缩。因此,为了确保贵州天然气的长足发展,对构建贵州天然气战略保障体系进行思考,提出了建立由多气源互补、LNG战略储备、全省输配网络以及科学调度系统多方面构建的天然气战略保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