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93篇
教育与普及   2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4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424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湿法脱硫烟气再加热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外湿法脱硫烟气再加热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最佳选择方案与较适宜的选择方案.针对国内在这个问题上两种欠妥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了作者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2.
广东省近年来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情况及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东地区各类实验动物近年来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情况及监控。大鼠和小鼠中从未发现LCM感染,小鼠也从未检到EHF感染。普通级大小鼠的体外寄生虫感染较普遍。1990年曾发生大鼠EHFV感染并致接触大鼠工作人员致病。近几年大鼠的EHF感染率明显下降,1990年为9.71%,1991年为0,1992年为0.89%,1993年为0.79%。小鼠Ect感染历年都有发生,感染率在1989年为0,1990年为1.4%,1991年为10.5%,1992年为2.8%。1993年为0.9%。曾发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诊断为Ect感染的BLAB/c和NIH小鼠群但血清末检出Ect抗体阳性。另外,SPF级裸鼠易发生金葡萄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曾发现NC裸小鼠存在肝炎病毒感染,经追踪源于从外地引入时感染所致。在开放式饲养小鼠中,存在隐孢子虫和轮状病毒感染但无症状的感染个体。通过隔离和淘汰等措施,在Beagle犬群中排除了布氏菌感染,但用于教学的大多来于散养本地犬,体内外寄生虫感染较严重,包括人畜共患寄生虫。免的蚧螨和痒螨为常见体外寄生虫,历年累计感染率为10.6%,兔瘟偶有发生,兔波氏菌也时有感染。1992年和1993年,恒河猴和食蟹猴的结核杆菌,志贺氏菌的感染率为0,B病毒和沙门氏菌感染率在恒河猴为26.1%和1.18%,在食蟹猴为14.7%和1.8%。  相似文献   
73.
叙述了煤中硫的赋存特征,介绍了脱硫的微生物及微生物脱硫的机理,重点分析了微生物脱硫几种方法及几种微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并提出微生物脱硫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74.
提出一种无废烟气脱硫新方法。用硫化钠溶液洗脱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硫,同时生成硫化氢。后者用Claus反应可制取元素硫。反应过程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发生二氧化硫溶解和硫离子向硫氢根离子转变;第二阶段主要发生硫氢根离子向硫化氢转变同时吸收二氧化硫;第三阶段,溶液逐渐失去脱除SO2的能力。提高硫化钠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或降低进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于提高H2S转化率有利。进气中二氧化硫分压增大,各阶段周期缩短。  相似文献   
75.
在常温常压下测量了正脉冲电晕放电SO2产生的SO发射光谱,该实验为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6.
微生物及胞外多聚物在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筱萍  曹郁生 《江西科学》1997,15(4):264-270
集中论述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学特性,胞外多聚物的组成以及它们在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ECP对颗粒的结构和稳定起重要作用,其含量占颗粒中悬浮性固体含量的0.6%-20%〈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糖。甲烷毛状菌属和甲烷八叠球菌属是最初颗粒化和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分解乙酸产甲烷的细菌。  相似文献   
77.
集输管线腐蚀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海油田集输管线腐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水样中高氯离子含量、高总含盐量、高矿化度是影响管线腐蚀加剧的重要原因。细菌微生物参与了管线的腐蚀反应,它与溶液中氯离子共同作用,使管线局部腐蚀加剧。同时管线还受到由硫化氢引起的应力腐蚀作用,使得管线既可能由于坑蚀或孔蚀导致腐蚀穿孔,还可能由于应力腐蚀而导致突发性开裂。  相似文献   
78.
采用NaOH/HCl处理脱除煤中矿物质及硫是一种制备化学精煤的有效。对帮物质与硫脱除的影响因素及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碱处理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碱浓度,煤的粒度,液固化及反应时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对脉冲电晕放电烟气脱硫脱硝反应器结构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胍应器对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有比较明显的效果。NO脱除率提高5%以上NOx(NO+NO2)脱除率提高12%以上。  相似文献   
80.
材料的微生物腐蚀破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六平 《江西科学》1996,14(1):59-66
一般地,各类微生物如细菌,藻类,真菌和地衣都能够通过其代谢的中间和最终产物的排泄或酶的途径来侵蚀破坏材料,由微生物引起的材料腐蚀破坏机制十分复杂,形式多样,综合评述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