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任重道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的第五次改革。这次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32.
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南。它为当前加强科技界的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3.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对大众传媒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现有的传媒格局、经营观念、新闻报道理念乃至报道方法都要做出相应调整。媒体只有从重视生产报道转向重视生活报道,从重视经济视角报道转向社会视角报道,从媒体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自觉实现“三个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传媒报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现代政治文明的关键是政党政治文明,政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执政党依法执政。政治文明由于植根于不同的生产力条件、阶级关系和文化传统,而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我国厚重的历史传统和贫瘠的法治土壤,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始于依法执政,而执政党的法治化建设则是依法执政的关键所在,并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存在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5.
毛泽东思想为我党成功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成为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全面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36.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余杭区依靠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和绿色食品,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和星火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2005年,是余杭区农业经济发展较快的一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1.1亿元,新增省级农业科技企业4家,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5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全区农业…  相似文献   
137.
王蓓 《杭州科技》2006,(4):54-56
适度知耻感作为传统道德的基础性规范,是人的德性和人格的基本要求或前提。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知耻教育,导致了大学生的知耻意识淡漠,社会道德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和滑坡。因此,重新把知耻教育作为对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知耻意识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大学生的知耻现状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总体上看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有远大的目标,有着良好的情操,善恶分明,立场坚定,自尊、自重、自…  相似文献   
138.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涵,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中必须始终自觉遵循的价值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积极推进民主制度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9.
崔颖 《今日科技》2006,(12):18-19
我省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为契机,2002年以来全面实施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推进镇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0.
"社会更加和谐"是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丰富,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相处和谐,其特征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法治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作为工具性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