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志斌 《科技资讯》2013,(8):36-36,38
针对四方金矿深部矿体品味低,矿体厚大,69线岩体破碎等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四方金矿矿山发展要求,对四方金矿1300米标高以下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矿山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杨怀玉  王文臣 《甘肃科技》2008,24(1):57-59,93
甘肃省岷县大沟寨金矿位于西秦岭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省的西北部,东临鹿儿坝大型金矿及簸箕沟中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中三叠世第三岩组,矿体定位受近东西向压性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为磁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方铅矿,成矿元素组合为As-Sb-Hg-Au(Ag),成矿温度介于181℃~300℃,是浅成中~低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3.
胡瑞杰 《太原科技》2008,169(2):86-87
介绍了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产的地质特征及其特点.分析了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的成矿原因.从地层、地质构造等方面探讨了代县金红石矿床的地质状况.  相似文献   
34.
深部矿体胶结充填开采沉陷规律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深部矿体胶结充填开采覆岩的沉陷规律,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充填体能有效控制覆岩的变形,覆岩及地表的变形很微弱,覆岩层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大面积裂缝带,而以整体的弯曲为其主要特征,弯曲带内岩层的移动过程是连续而有规律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后,初步揭示了深、浅部沉陷规律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
急倾斜矿体充填法回采的FLAC3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四川省宁南县银厂沟矿和骑骡沟矿开采,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法,建立了两种不同水平回采厚度的上向分层充填法开采的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采场上覆岩层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矿体厚度对采场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适当地选择采空区的暴露面积是控制采场围岩灾变的有效途径;三维有限差分法能较好地模拟上向分层充填法的开采动态,模拟结果也为类似条件下矿山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高效开采方法研究中,上盘岩体含水、破碎,回采爆破易造成该岩体损伤、破坏而导致贫化过早,涌水量增大,矿石结块,放矿困难等问题,提出预留上盘矿柱,减缓爆破震动对上盘围岩损伤;同时在下分段布置诱导炮孔,破坏残留区域根基,诱导预留矿柱冒落,达到回收矿柱的目的.采用Flac3d对回采过程中预留矿柱的应力、位移、塑性区等扩展、发育过程中力学机制进行模拟分析,反演了回采过程中预留矿柱对减缓上盘岩层破坏力学过程,得出在分段上盘预留2 m厚的三角保护矿柱,可有效地控制塑性区的发展,有利于维持上盘的稳定性,且在下分段拉槽时,进行诱导崩落,可以将该矿柱完全回收.  相似文献   
37.
对寺院铁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叙述,分析本区开发利用条件。  相似文献   
38.
甘肃省舟曲县各皂铜多金属矿位于西倾山-白龙江金、砷、汞、铁、铀、铜、银、铅锌成矿带上,矿源层形成于中上志留统含炭硅质碎屑岩系的沉积成岩期,沉积于浅海陆棚环境。V2O5、Se、Mo、Ag、Au等元素在矿源层中形成初始富集。热液成矿期,推测来自深部的侵入岩浆热液沿构造通道上移,使Cu、W、Zn、Co、Ni等元素在有利构造部位沉淀,形成铜多金属矿体。勘查区内圈定了铜矿体2条,钨钒矿体2条,矿体赋存在志留纪的灰岩和炭质板岩接触带附近的蚀变碎裂灰岩及炭(硅)质板岩。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甘肃舟曲各皂铜多金属矿的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9.
陈林  王开林 《甘肃科技》2009,25(19):51-52,11
以综合成矿预测学的理论为基础,系统收集和整理了云南勐兴铅锌矿区的地质资料,设计了矿区深部空间数据库,合理划分预测实体及其属性的关系,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开展未知区分析,结果表明:在矿区深部及外围存在三个A级靶区,三个B级靶区和二个C级靶区。  相似文献   
40.
为了制定西石门铁矿北区缓倾斜矿体开采时的地压控制措施,首先根据现场调查总结了地压活动规律:地压主要表现为巷道两帮破碎、拱腿收敛呈“Ω”形,发生在采空区上盘侧约35m的范围内,严重程度随至空区上盘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上述规律与模拟得出的楔形体地压作用规律吻合,揭示出地压主要由采空区上盘楔形体作用引起.因此研究了地压控制措施:处于楔形体地压作用下的矿体开采时,开采顺序以从空区边界向上盘退采为宜,进路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更佳,以拱架支护为主并对两帮加强支护可有效控制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