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区,研究不同土壤深度(>0~5cm、>5~10cm、>10~20cm)以及不同火强度(未火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干扰下油松林土壤化学性质,对火烧迹地土壤的改良和油松林的恢复更新具有实践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火烧1年后,土壤pH 有所升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质量分数除在极度火强度下,其他火强度下都有所升高;磷和有效磷在过火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亦增加;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在土层垂直分布上的状况为表层土大于深层土.因此,火烧对土壤表层产生较大影响且强度合理的火干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2.
火烧和氮沉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开展林下植物光合作用与火烧和氮添加的关系研究,揭示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主要灌木光合特性对环境扰动产生的响应,可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原位培养法在火后5年的火烧迹地开展火烧和氮添加实验,以我国气候过渡区针阔混交林主要灌木黄荆(Vitex neg...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决火烧油层燃烧前缘监测问题,对室内一维燃烧管试验所采集的压力数据,运用Daubechies一阶小波提取其高频分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波动的小波低频分量表征了燃烧管内压力水平的整体变化,而高频分量则与流体流动和燃烧稳定性变化一致;燃烧稳定时,压力波动的小波高频分量幅值基本恒定,而燃烧不稳定时,小波高频分量幅值波动较大;利用压力信号的高频分量能够监测火烧油层燃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
草原火烧后植物的养分损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草原植物火烧后剩下7.5%,即损失了92.5%的地上现存量。不同元素的火听信经差异显著,碳元素损失量大,其次是氮元素,而磷元素的损失相对较小,金属元素中损失最大的钾,轻金属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相经 失要大得多,多年生植物的火员失率低于一年生植物。  相似文献   
35.
草原火烧后群落小气候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火烧后,次年群落内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和光照等小气候特征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受群落内枯草的有无和土壤热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36.
草原火烧后地温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草原火烧后,火烧地白天土壤地表温度比未烧地高,夜间比未烧地低,导致火烧地昼夜温差加大。地表层以下,火烧温度的日变化恒高于未烧地。  相似文献   
37.
植物之最     
当你走向大森林时,远远便可看到“禁止烟火”的木牌子,因为树木容易着火,星星之火可以烧毁大片森林。但是,在我国南海一带,生长着一种叫海松的树,用它的木材做成烟斗,即使是成年累月的烟熏火烧,也烧不坏。当你把一根头发绕在海松木材做成的烟斗柄上,用火柴去烧时,头发居然烧不断。因为海松的散热能力特别强,加上它木质坚硬,特别耐高温,所以不怕火烧。  相似文献   
38.
《少儿科技》2013,(2):34-34
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致使大批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其中以十二生肖兽首最让人关注,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争论。  相似文献   
39.
曾庆宇  张利松 《广东科技》2012,21(7):139-139,146
新疆阜康地区火烧区分布广泛,根据对阜康某煤矿火烧区钻探技术进行分析总结,针对不同的火烧程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0.
稠油热裂解改质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稠油火烧驱油降黏机制,对乐安油田草南稠油在火驱过程中的热裂解改质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在380 ℃条件下,分析稠油在水蒸气、CO2和N2介质中高温热裂解产物及其组成,讨论不同体系的高温反应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发生热裂解反应,分子链断裂后生成饱和烃和芳烃,产生气相、油相和焦沥青;CO2、水蒸气和N2中稠油热裂解气相产物和焦沥青产量明显降低,油相产物增加;水蒸气介质中,稠油热裂解主要是水热裂解反应,在CO2和N2环境下高温裂解为催化热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