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7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根据淤泥类软土的压缩模量随深度变化的事实,在理论和实例两方面,探讨分析了现行沉降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2.
在桩基础设计中,单桩承载力的取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其取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及基础工程的投资,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在单桩静载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冰水沉积的砂卵石层做为桩端持力层的实例,分析计算了某连铸厂房柱基础的单桩承载力,建立了估算桩顶沉降量的经验公式,提出了比较可靠、经济的桩基础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3.
强夯处理软基的工后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可有效减小软基工后沉降是衡量软基处理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从工后沉降的角度分析了强夯动力固结法处理深厚软基的有效性.实测结果表明:强夯可在淤泥层中产生较大的孔压增量,且影响深度较大.但强夯所致的孔压增量在瞬间产生,也在很短时间内消散.强夯前后软基的沉降速率相同,强夯对软基的固结沉降基本没有影响,处理后软基的工后沉降仍达360-800mm.在本文所述的工况条件下,强夯动力固结处理淤泥软土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指出了染料废水的水质特性;综述了絮凝沉降、吸附脱色、电解、纳滤膜、光催化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对各方法的伏缺点做了说明;展望了物化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前景。  相似文献   
45.
软弱地基土强度本身低,施工时一经扰动,土体结构易破坏,强度会降的更低.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沉降量大,沉降速率快,沉降稳定需要的时间长,这些都为设计、施工带来许多问题.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度,在设计软弱地基土上的建筑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粘性土颗粒分析技术改进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粘性土颗粒分析是研究粘性土工程地质特征和应用的基础。文章分析了目前粘性土颗粒分析的主要方法——静水沉降法和干筛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粘性土颗粒分析的湿筛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湿筛法的特点及发展前景,工程实例应用表明改进方法是可行的和先进的。  相似文献   
47.
本文根据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邓肯 -张模型对土、基岩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计算出桩、土的内力、变形以及承载力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情况比较接近。同时据实测结果 ,对照规范提出建议。图 3,表 2 ,参 3。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检测程序、测试要点及手段,并根据检测数据对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破损情况进行可靠性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49.
建立了底部含水层疏排水固结引起上覆地层沉降过程中,端部固定桩的受力模型,并用弹性理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桩的附加轴向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0.
对高效沉降槽内固合分布进行了直接测定.利用作者自行研制的深层取样器取样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良好的絮凝沉降与合理的槽形结构所促成的高效固液分离过程,有许多优异的特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