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9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7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陈云峰  程婧 《科技资讯》2011,(25):58-58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近年来发现一些高速公路通车1~2年内就出现了龟裂、断裂、车辙、沉陷等损坏,严重的影响到交通安全和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将重点分析高速公路路基长期沉降变形预测技术,研究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路面结构动力特性问题,以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刘洪华  丁东 《科技资讯》2011,(17):28-29
郭家河煤矿施工措施井设备基础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够和黄土沉陷性出现沉降开裂,本文通过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旋喷注浆方法)和静压注浆(劈裂注浆方法)复合技术进行治理,治理后的基础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后期的沉降观测中,说明通过该方案处理的基础沉降,在11天后基础沉降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数字水准仪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准仪在建筑物沉降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4.
葛凌  刘毅 《工程与建设》2012,26(2):238-23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沉降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危害日益显现。该文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角度,对其进行现状分析、发展预测,并提出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成都地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作为成都地区冲、洪积层的砂卵石土,由于其承栽力高、压缩变形小,往往作为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基础持力层。笔者在近10年的勘察经验基础上,对部分高层建筑卵石土天然地基沉降偏大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以求更好的总结及指导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6.
周润梅 《山西科技》2012,(2):88+90-88,90
太原市某商住楼结合具体情况取消了沉降后浇带,通过前期探讨、过程控制、后期观察和验证,证明了本工程取消沉降后浇带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7.
干扰床分选机数学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外已有多个能够描述干扰床分选机分选过程的数学模型,但国内此项研究尚为空白。本文分别用Galvin模型公式、Das模型公式以及阿连公式计算颗粒自由沉降速度,对35个窄粒度级密度级颗粒进行自由沉降速度实验测得其自由沉降速度,以评估数学模型计算精度。通过对比发现:Galvin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平均偏差为0.024364,与实验数据最接近,因此,建议在数学模型的进一步研究中使用Galvin模型公式计算颗粒自由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128.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设计的压膜沟方法对区域边界密封系统进行处理.基于排水固结理论,运用沉降速率法计算工后沉降,可以控制工后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中,笔者针对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中和施工过程中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最后简要介绍了解决该问题的新方法,即用土工格栅处理过渡段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30.
汤志明 《科技信息》2009,(15):276-277
在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设计标准高,建设周期短的新形势下,高速铁路工程线下工程沉降观测评估的过程中,沉降评估数据的采集工作是确保评估工作如期、准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工期、质量的关键。通过沪宁城际铁路新孟河特大桥沉降观测数据采集的实践,得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观测方法,对相关沉降观测方案的编制和相关铁路工程铺设条件评估技术规范和标准得出了有益的理解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