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利用武汉市主城区1996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土壤样品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武汉市主城区1996年~201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主城区的LUCC表现为水域、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城乡居民用地增加;有机碳密度为林地>草地>耕地>城乡居民绿化用地>水域>未利用地;武汉市主城区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先递减后上升,各时期都是耕地和水域的有机碳储量最高,且城乡居民绿化用地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年年增加,而水域的有机碳储量年年减少;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的来源主要是水域转化为耕地和城乡居民绿化用地,减少的来源主要是耕地转化为城乡居民绿化用地和水域.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服务质量测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借用浙江大学杨丽萍的市长电子信箱服务质量量表调查了武汉市市长电子信箱服务质量和公众使用满意度。研究发现:1、对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四个维度可靠与履行性、易用性、隐私性和关性性而言,公众期望和认知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可靠与履行性、易用性的差异较大;2、市长信箱服务质量的四个雏度可靠与履行性、易用性、隐私性和关性性及整体服务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可靠与履行性、易用性与公众满意度的相关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3.
<正>张苏川,男,1963年生,江苏南京人,主任医师,副教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市急诊分会委员、武汉市医保高血压重症鉴定专家。  相似文献   
104.
武汉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协调发展模型以及回归分析模型评价2002年~2015年武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并预测二者2015年~2019年的协调发展状况.武汉市2002年~2015年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不断上升,经历了人口城镇化领先且差距先缩小后扩大、土地城镇化领先且差距扩大以及土地城镇化领先差距缩小3个阶段.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的协调性经历了从不协调阶段到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变.武汉城市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武汉城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回归模型预测,2015年~2019年武汉市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将继续升高,但二者差距将缩小.  相似文献   
105.
在借鉴国内已进行过的若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反映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这一复杂系统的44个指标,借助主分量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综合分析评价武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发展持续度和系统间的协调状况,为武汉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98.7”武汉特大暴雨的能量锋锋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21 ̄22日连续两天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雨情和天气环流特征分析,认为这次特在暴雨的发生是一次700hPa能量锋区锋生的结果;造成能量锋锋生的主要原因是非绝热θse平流、锋区上中-β尺度低涡成生和对流不稳定大气中环绕锋区有正垂直环流;通过对锋生函数的定量计算,其结果与定性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7.
武汉市旅游景点结构分析与深度开发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汉市旅游资源和一有景点的结构来看,发展武汉旅游业具有十分广阔的产业前景;但从开发现状及旅游市场发育现状来看,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品优势,旅游业的先导产业功能地位不突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到了一定的局限,制约了武汉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的发挥。通过对武汉旅游景点结构和开发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深度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和预测武汉市湿地景观的动态演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1996年和2001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获取武汉市湿地类型的转化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湿地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武汉市主要湿地类型面积都有减少趋势,而建设用地有增加的趋势,说明城市化对于湿地景观各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及方法,利用武汉市2001—2010年的生物资源及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计算武汉市生物资源、能源人均生态足迹,并结合相关指标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原因,对未来武汉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十年来,武汉市人均生物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0.75 hm2左右,但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均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1.58 hm2和0.90 hm2上涨至2010年的2.43 hm2和1.65 hm2.能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是导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上涨的主要原因.近几年,虽然人均GDP增长和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相关性,但万元GDP生态足迹的下降反映该市能源利用率有所提高,能源消耗增幅低于GDP增幅.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