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7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骏 《科技信息》2012,(16):294-29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道路修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道路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合肥市南淝河路具体案例景观设计分析论述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2.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我国,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景观设计处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陪衬地位。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直接的影响,规划、建筑与景观的紧密结合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何建伟 《科技信息》2011,(19):336-336,410
现代城市正不断向高密度、高层次发展,居民所需要绿色空间被日益蚕食,如何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园林建设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因此,利用建筑物顶层,拓展绿色空间,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吕桂菊 《科技信息》2009,(15):315-315,271
本文以大学校园“基地空间“的场地分析和使用者的分析为切入点,对大学校园建筑的主入口区、前院空间、周边环境及其院落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及其质量.同时,由于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加快加深,进一步促使人们在购房时,不仅要看住宅设计的水平,而且要看住宅区景观设计的水平.简而言之,就是需要一个"现代、智能、健康、文化"的人居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27.
本文按使用功能将园林绿地设施进行分类,提出了园林绿地设施景观设计的总体原则,并选取典型设施进行了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28.
林善芬 《科技信息》2011,(15):300-300
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而且要求其给人以精神上美的享受。公路景观将增进道路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使公路巧妙地与大自然融合,车行其中,司乘人员视觉和心理上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有效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使之保持足够的注意力驾驶车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同时,公路景观绿化为各种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公路与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9.
人的俸验是可以被设计规划的。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景观形式要素与形体要素的设计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来体现体验趣味性。在城市休闲广场中,体验趣味性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0.
浅谈城市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俊红 《天津科技》2010,37(1):55-56
当前,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已成为住宅小区整体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设计者们通过园林建筑布局、绿化空间、铺地广场、园林小品、园林道路等的交融、渗透、连贯,利用各种布景手法,精心规划设计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居住小区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