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0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其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并在其后的发展中演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孔子教育思想及方法的学习研究,对于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德衣教育在师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班主任是师专生大学生活第一站的最合适的引路人”、“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以及“班主任是学生品德修的一面镜子”等几个问题,从而得出了班主任是师专德育工作的第一块基石的结论。  相似文献   
63.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正充盈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但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行为、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这些消极因素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纪律、法律意识淡薄,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怕苦怕累、厌恶劳动,抗挫能力差、诚信观念不强、节俭意识缺失。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4.
<正>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14000多所职业技工类院校,在校学生达到2300多万。虽然数量和规模有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许多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当今的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太满意!尤其对德育素质方面意见很大!主要表现在不会"做人,做事"。同时,德育教育也是许多中职学校为之头疼的工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今中职生的起点和过去中职生的起点截然不同!而当今的中职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5.
浅谈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的统计数据,指出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大学生,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周程广 《科技资讯》2009,(25):184-184
在一落日益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把握解决网络道德失范这一工作重点,抓住机遇迅速把德育与网络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学校德育网络体系,保持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效性,持久性,为网络时代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栗之材。  相似文献   
67.
高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效益观念,以德育效益为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对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校德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求正确树立科学的德育效益观念,这是实现以德育效益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切实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68.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形势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在高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德育工作者只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探索新途径,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69.
柳斌同志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学校。无疑我们要为国家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等方面,起着主导和融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随着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关键是德育工作理念的创新,如增强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坚持德育工作的艺术性、开放性、疏导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