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7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缀板加强冷弯薄壁C形钢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破坏特征、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验证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研究缀板间距及偏心距对缀板加强冷弯薄壁C形钢在轴压及单向偏心受压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及屈曲模态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随缀板间距减小,C形钢的屈曲变形由畸变屈曲逐步转为局部屈曲,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逐渐增高;随偏心距增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建议缀板加强冷弯薄壁C形钢轴压、偏压构件的缀板间距分别取λ/3、λ/4(λ为屈曲半波长度). 基于缀板加强冷弯薄壁C形钢的受力特点及直接强度法,提出缀板加强冷弯薄壁C形钢构件轴压及偏压极限承载力的修正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用力学原理分析两起建筑工程中结构构件破坏的原因,指出具备基本的力学知识是对建筑工程的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坡折带的识别标志、成因机制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坡折带对于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作用,以便为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该区广利东洼陷边缘发育挠曲坡折带和断裂坡折带,构造活动是形成坡折带的主要因素.坡折带的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演化或幕式构造作用相对应,也表现出多期性、幕式活动和差异性活动的特点,而且坡折带规模与构造活动大小有关.坡折带对地层岩性圈闭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坡折带附近是地层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规模较大的坡折带控制了多数地层岩性圈闭,地层岩性圈闭在纵向上发育具有继承性特点;坡折带在横向上可以存在较大的变化,可形成不同的圈闭类型;坡折带控制下的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亥姆霍兹积分方程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换能器在水中的振动方程,导出了换能器辐射声场指向性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在谐振频率1.16kHz处,换能器水平面上的辐射指向性呈现各向均匀分布的特点,这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基层施工弯沉检测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地区大量实测资料 ,对影响半刚性基层弯沉变异性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实际需要 ,对施工期实测弯沉的龄期与养生温度的影响进行了修正 ,得出可用于施工检测的弯沉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角焊缝弯扭计算的两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知弯扭力学模型和力学知识,对连接中角焊缝弯扭问题给出一套界定办法,使弯扭问题的判别变得明确清楚,从而解决了弯扭设计中的一些模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等壁异型管冷弯成型的简易计算方法,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对孔型系统进行辅助设计。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复杂断面等壁冷弯异型材成型的孔型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系列钢骨混凝土(SRC)受弯构件梁进行的受弯性能试验,分析了SRC梁的受弯破坏过程,研究了SRC梁的延性,并对影响SRC梁弯曲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交错网格下的曲率时间尺度K-ε湍流模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线求解,对宇宙航空用弯掠叶轮和基准叶轮叶道内部三维粘性速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叶轮流道内部通道涡等复杂二次涡系结构的流谱特性及其对气动性能特别是旋转失速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弯掠叶轮流道内通道涡、刮擦涡有效卷吸翼顶边界层低能流体,抑制了翼顶部的流动分离和旋转失速,有利于失速裕度的扩大.数值仿真结果为弯掠叶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改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20.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Cu-Zn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部位结构设计、合成的一些模型化合物(the models of SOD,MSOD)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ZnSOD和含Cu(Ⅱ)、Fe(Ⅲ)、Mn(Ⅱ、Ⅲ的SOD模型化合物随浓度升高,有的对邻苯三酚氧化表现为负抑制(即促进邻苯三酚氧化);另一部分化合物在较低浓度表现为抑制,较高浓度表现为负抑制的交替变化;或抑制率的无规则变化。本文对出现负抑制的内在根源进行了探讨,鉴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含Cu(Ⅱ)、Fe(Ⅲ)、Mn(Ⅱ、Ⅲ)SOD模型化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及MSOD中金属离子的Lewis酸性,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