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0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0引言随着GPS技术的迅速发展,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基本上定型于GPS+计算机+数字测深仪的测量模式。如何在水下测量中充分利用GPS技术,提高效率、精度,是目前国际、国内都在研究的问题。本文简单阐述了这种测量模式在水下测量中的应用以及测深仪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2.
针对批量产品的检测,由于数量大、检测费时费力,如何缩短检验时间、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检验精度给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3.
本文根据在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定律推导出非惯性系中质点的动量定理和非惯性系中质点组的动量定理,并举例说明应用这定理解题会更为便利,避免复杂的运算.有些问题若选用质心坐标系,用这定理求解会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54.
本文基于增量余能原理,导出了用于板壳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假定应力杂交模型。根据单元体边界和内部位移的协调内插以及满足单元体内应力平衡的应力分布假定,列出了有限元的公式,而最后的矩阵公式中只包含节点的未知位移。由此我们建立了3节点、15个自由度的三角形扁壳单元。考虑到计算量的原因,我们对这种单元的应力平衡条件进行了简化处理,仅采用部分满足应力平衡方程的非一致模式。有关公式都是在当前的拉格朗日坐标系统中建立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用杂交应力模式来分析板壳结构的大变形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一种平行透视下的三维拾取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一种“针刺取点”的三维拾取方法,介绍了在平行透视模型中,将二维点输入设备在屏幕坐标系下得到的二维屏幕坐标,反算成其在物体坐标系下真实的空间三维价值的方法及其实现。相比于OpenGL所带的以机制,本方法精度高、适用性强,而且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56.
坐标系及其参数相互转换是构建反导作战仿真系统最基础的技术工作。整理分析了反导作战仿真系统中的主要坐标系,分别给出了其定义和示意图;推导了坐标系之间的参数转换公式;最后,举例说明了这些公式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7.
有的理论力学教材,在自然坐标系中研究速度、加速度时,推导中用到的(i),(j)对θ关系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指出其不足,并给出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58.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 ,要求能够精确推得大地水准面高 (N) ,为此 ,在阐述顾及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的大地水准面与似大地水准面 (ζ)之差的公式基础上 ,对它们在三种模型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检核。结果表明 ,该公式的精度是相当高的 ,由此可以将正常高化算为正高 (海拔高 )  相似文献   
59.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4条近4000km的大地电磁测探资料进行了一维及二维连续介质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及地面地质资料解释确定了侏罗系、上三叠统底界面海拨高度图以及前泥盆系顶界面海拔高度图,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以及地质资料对羌塘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以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60.
在下部采动煤层的顶板岩层内布置巷道 ,其位置选择与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状况密切相关 .依据煤矿地表移动计算公式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建立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模型 .根据最大下沉量、主要影响半径、拐点移动距等移动参数与埋深的关系 ,利用参考坐标系确定采场上覆岩层移动下沉计算公式 .并结合实例进行岩层移动变形预计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十分接近 .图 1,表 1,参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