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3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实验拟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考察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工艺的影响,以薄荷油的收率为指标,找出最优处方工艺.并用TLC,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扫描与电镜扫描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薄荷油:β-环糊精为1:4,包...  相似文献   
82.
建立大鼠血中多烯紫杉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多烯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学变化规律.将大鼠静脉注射多烯紫杉醇β环糊精包合物冻于制剂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用紫杉醇作内标,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并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各参数.结果表明:多烯紫杉醇血药浓度的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0ng/mL.制剂的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多烯紫杉醇包合物T1/2(β)明显增加.多烯紫杉醇包合物冻干粉制剂与注射剂相比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3.
β—环糊精与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固相法合成β-环糊精与对硝基苯偶氮间杠二酚的包合物,用元素分析,^1H-核磁共振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省射等方法研究了包全物的形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84.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简要论述了环糊精化学在过去二、三十年内所取得的进展,着重介绍了环糊精与有机客体的结合、环糊精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的修饰与应用,描绘了环糊精化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5.
应用正交设计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α-亚麻酸的包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2D2,即α-亚麻酸:β-CD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5h的包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6.
制备了晶体包合物反式-9,10-二氢-9,10-二对甲苯基-9,10-菲二醇.苯,通过IR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运用1H NMR计算主客体摩尔比为1∶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互为对映体的两对主体分子构成了一个空腔,客体分子苯以适当方式填充在主体分子构筑的空腔中,从而形成了隧道型晶体包合物。  相似文献   
87.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C36两种异构体的碱金属离子包合物的结构与光谱性质.结果表明,随着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富勒烯包合物M @C36的热力学稳定性降低.同时包合碱金属离子后,M @C36的前线轨道能级也大幅降低,这对它的氧化还原活性产生了影响.在优化构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C36与M @C36的红外及紫外光谱,这可作为鉴别富勒烯包合物是否存在的光谱依据.  相似文献   
88.
合成了β-环糊精-对氨基苯甲醛包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包合物的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C42H70O35).(C7OH7N).6.17H2O,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1.511 4(2)nm,b=1.026 4(4)nm,c=2.090 7(3)nm,Dc=1.494 g/cm3,β=110.42o(2),V=3.039 5(3)nm3,Z=2,μ=0.134 mm-1,F(000)=1 434,最小二乘修正后,最终偏离因子R1=0.075,S=0.996;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包合物为浅包结方式,客体分子(对氨基苯甲醛和水)与主体分子间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来维系,形成密集的氢键网络,氢键作用力是包合物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
考察了β-环糊精(β-CD)对阿克他利(Actarit,简称Acta)的包合作用.应用旋光度法确定包合比例为1:1;相溶解度法表明,随着β-CD浓度的增大,阿克他利的溶解度随之增加;比较包合物的不同制备方法发现,饱和水溶液法收率和载药量最高,并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Acta-β-CD包合物,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0.
球烯与叔丁基杯[8]芳烃苯醚形成超分子包含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对叔丁基杯「8」芳烃苯醚,其与甲苯中可与球烯形成超分子包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所形成的包合物进行表征,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因素,测定了C60包合物的配合比为1:1,而C70包合物的配合比为2:1,它们的反应平衡常数Kass分别为1.810×10^3mol^-1.L和3.657×10^2(mol^-1.L)^1/2,对馀事物的构型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