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李勇 《科技信息》2007,(26):53-53
物理教学中,运动学部分中的加速度概念是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教学中,通过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层层解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这一重要的知识点清晰地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82.
采用直接微分运算的方法,将哈密顿算子(▽)及拉普拉斯算子(▽2)换算成柱坐标及球坐标的表示式,进而经过直接微分运算,给出纳维--斯托克斯(N-S)方程在柱坐标及球坐标中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83.
吴为东  胡康俊  叶旻  瞿章城 《河南科学》2019,37(8):1283-1288
利用颗粒流程序建立了黏性土边坡模型,模拟在地震作用下黏性土坡变形破坏全过程,并对其破坏形式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性土坡的变形破坏形式是渐进性破坏,由下至上、由浅入深形成一条贯通的"滑移带",破坏过程表现为:坡脚周围土体先受拉破坏和剪切破坏,逐渐引起坡顶土体受拉产生拉裂缝、土坡深层土体受剪切破坏和挤压破坏.边坡破坏主要发生在地震作用的前段时间,剪切破坏多于拉裂破坏;地震作用的后段时间主要发生土体滑移,拉裂破坏多于剪切破坏.随着坡高、坡度、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加,黏性土边坡破坏程度更加明显,破坏范围增大.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决传统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体积大、灵敏度低、线性度差、使用频率范围低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圆柱形永磁铁作为惯性质量,将加速度转化为磁场的变化,利用高灵敏度线性霍尔检测磁场变化,从而实现加速度到电信号的转变。通过仿真和实验分别对磁流体的悬浮效应、阻尼效应以及圆柱形永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永磁铁体积较小的情况下,永磁铁受到的悬浮力很小;在磁场作用下,磁流体具有非常优越的阻尼性能。基于永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的研究结果,选取磁场变化梯度最大且线性度最好的位置安装霍尔元件,从而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利用振动实验台,对所设计的传感器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较大的可用频率范围,在其他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磁流体的使用将加速度传感器的可用频率范围提高了256%。本文为研究磁流体的悬浮效应和阻尼效应提供了一种策略,也为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和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86.
对比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反应谱法与规范建议的简化分析方法即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精度。在简介3种方法的基础上,以3个地铁车站二维横断面抗震分析为例,以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3类抗震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研究表明,反应谱法计算地下结构变形及内力的误差为0.1%~14%,反应加速度法的误差为0.2%~26%,反应位移法的误差为9%~44%,反应谱法的计算精度高于反应加速度法和反应位移法。  相似文献   
87.
行器舵机电动伺服加载系统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针对现阶段工程实践的需求,对飞行器舵机电动伺服加载系统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电动伺服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影响其动态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多余力矩进行了分析,引入了速度和加速度补偿以减小多余力矩、提高加载系统性能。进行了相关的数字仿真,最后给出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8.
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和变分法分析了在轨道上下滑物体的快慢,在前一种方法中将速度与坐标对应起来进行分析;后一种方法与通常处理“捷线问题”不同之处在于讨论了泛涵取值随函数在函数空间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9.
从狭义相对论出发,论证了在实验室坐标系以及在相对实验室坐标系运动的所有惯性系中,加速度都存在极限.  相似文献   
90.
本文提出了商品在某一高度自由落下时,商品最小冲击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得出在最佳状态下(即商品所受冲击加速度 G 值最小时)缓冲系统应具有的初始弹性系数 k。和最大位移 Xm,从而为缓冲系统设计提供必要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