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8篇
综合类   43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陇东地区曙光油田长6~3特低渗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录井和实验分析资料为依据,以综合研究为手段,以曙光油田长63储层为对象,对陇东地区中生界延长组长6储层沉积特征及其含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曙光油田长63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为进积型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含油性向上部变好;河口砂坝砂体是其主要和良好的储层类型.三角洲前缘主体区为良好储层的主要发育场所,也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垂向沉积层序及其横向进积配置控制了长63储层在剖面上的组合发育及其综合特征的演变;平面沉积相带控制了长63储层沉积类型、叠合程度及岩性和物性的综合展布,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32.
细胞活性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活性测定是体外筛选抗肿瘤药物和临床肿瘤药敏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细胞活性的测定方法有MTT法、SRB法3、H-TdR掺入法、LDH法等,根据不同细胞系及其测定原理,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及最适测定条件;概述了近年来细胞活性测定的几种常见方法、原理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33.
在LF拓扑空间中定义T_(2~(1/3)),ST_(2~(1/3))和层T_(2~(1/3))分离性,讨论与其他分离性的关系,论证了它们是L-好的推广,并研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34.
三峡工程左岸岸边厂房坝段抗滑稳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峡工程左岸厂房1~#~5~#机组坝段位于左岸山体缓坡地段,原始地面高程110~140m,坝基开挖高程原定98m,厂房建基面高程最低达22.2m,致使坝下基岩下游边坡开挖形成坡度约54°,临时坡高约70余m的高陡临空边坡.此坝段为缓倾角裂隙相对发育区,建基岩体内有多条倾向下游的长大缓倾角裂隙和少量倾向下游的中倾角裂隙,构成了高陡边坡沿缓(中)倾角结构面的深层滑动稳定问题,对坝基和高陡边坡稳定十分不利.应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1~#~5~#机组坝段的抗滑稳定进行计算、校核和验证以确保大坝的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35.
测定了小檗碱及其盐类的~1HNMR 谱,观察了在 DMSO—d_6溶剂中D_2O 对溶剂极化屏蔽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成盐效应和 D_2O 交换均使距分子偶级矩较近的质子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  相似文献   
36.
37.
38.
~1HNMR方法研究了透皮吸收促进剂Azone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zone限制DPPC头部某些基团的运动.机理可能是Azone的十二烷基插入膜中,其ε-已内酰胺环靠近脂质头部.  相似文献   
39.
针对"三环制"供热系统,建立了热水一级网("二环")运行调节曲线数学模型,从而实现"三环制"供热系统连锁调节和自动控制,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  相似文献   
40.
Surface seawater was collected for ~(226)Ra measurement in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 from July to October, 1999 and October to December, 2003.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 reported for this sea area, a declined trend of surface ~(226)Ra concentrations was observed since 1960s, indicating the ecosystem shift in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On one side, the enhanced stratification of the upper water column resulting from global warming reduced the ~(226)Ra input from the depth, on the other, the temporal increase of biological production resulting from the climate-related ecosystem structure change strengthened the ~(226)Ra removal from the surface ocean. Both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of surface ~(226)Ra concentrations in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Gyre. The temporal trend of surface ~(226)Ra concentration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s of chlorophyll a, silicate, phosphate and primary production previously reported. This study provided ~(226)Ra evidence for the ecosystem shift under global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