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为了制备高导热、低热阻的大面积导热界面材料,使用静电植绒法在高电压静电场下垂直取向石墨微鳞片,取向后的石墨微鳞片阵列在平面方向上呈现无规且紧凑的结构。通过微粉灌注法向石墨微鳞片中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氨酯微粉,或者通过液态刮涂法填充低黏度硅橡胶前驱体,加热固化后,形成大面积高导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微鳞片阵列(粒径1 000 μm)与柔性聚氨酯微粉复合形成的导热膜在68.95 kPa和689.5 kPa的压力下测得的垂直方向导热率分别为4.3 W/(m·K)和8.7 W/(m·K);与柔性硅橡胶复合形成的导热膜在68.95 kPa和344.75 kPa的压力下测得的垂直方向导热率分别为2.0 W/(m·K)和4.1 W/(m·K);与硬质HDPE微粉复合形成的导热膜由于表面过于粗糙和坚硬,无法测得可靠的导热率。实际散热效果显示,柔性硅橡胶导热膜与石墨纸贴合的散热结构能够将热聚集点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石墨纸表面,并通过石墨纸层均匀散开。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聚乳酸(PLA)静电纺丝纤维膜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以PLA为基体,正硅酸乙酯为SiO2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LA/SiO2复合纤维膜。研究表明:通过静电纺丝,SiO2被成功引入PLA基体制备成纤维膜,其中PLA呈非晶态,且SiO2增大了PLA的分子间距;SiO2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800 ℃时的残余量;SiO2可以提高复合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且当(SiO2)为1 %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至2.82 MPa和42.2 %;静电纺丝纤维膜内的纤维无序排列,粗细不均匀,SiO2引入后,PLA的孔洞更加明显、致密。总之,SiO2引入PLA基体后,复合纤维膜在800 ℃的残余率显著提高,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改善,且形成致密的孔洞结构。  相似文献   
63.
植物在生命活动程中伴随有生物电产生.外加合适的静电场、直流电刺激可影响细香葱(Alliumschoenoprasun)、绿豆(PhaseolusradiatusL.)幼苗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外加20~100μA的负电流可加速细香葱叶的生长,而56kV/m静电场作用于绿豆幼苗则可影响其下胚轴的生长.本文还初步建立了两个物理模型,试图解释外加静电场与直流电刺激影响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4.
低压静电对活性污泥絮体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静电处理技术以改善活性污泥絮体的物理特性,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脱水性。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污泥颗粒的电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随着静电场电流的增加,污泥颗粒的电位降低,电流100mA为稳定转化点。当电流为100mA时,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最佳,这些结果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基于ANSYS对电磁翻边成形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ANSYS软件对电磁翻边成形进行了电磁电路的耦合分析以及电磁场的分析,得出的电磁成形过程中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翻边过程中电磁场的时间和位置特性与参考文献结论接近,为进行电磁翻边的动态响应分析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6.
淤泥质海岸在地貌形态、沉积物构成、水动力特征及冲淤演变规律方面,都与砂质海岸有明显不同.弄清在宽阔淤泥浅滩上破波作用历时及波浪动力的分布对理解淤泥质海岸的沉积和地貌分带性是重要的.为了了解淤泥质海岸冲淤演变规律,需要对淤泥在海水环境中的絮凝、沉降、冲刷特性及密实过程进行一系列专门的室内试验,并根据淤泥沉积物在运动海水中冲淤的物理过程,建立适当的计算模式,本文对此作了探讨.海岸演变通常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在人工吹泥条件下,可以发生短期内的明显变化,连云港吹泥站的建立,客观上提供了研究这种短期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7.
本文讨论了兔毛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首先探讨了兔毛的基本特性,进一步探讨了免毛加工工艺特性及兔毛加工技术等,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68.
该文研究了高分辨率SS型摄像管伪信号产生的原因。认为由靶返回的电子束轰击栅极G_2产生反射电子束再轰击靶面而形成伪信号。消除伪信号可在栅极G_2上设计偏转反射束R_2的电极板,也可在栅极G_2前增加反射R_2的电极板。  相似文献   
69.
本文首先一般地证明:在存在静电感应时,带电体系的相互作用能表达式中要出现1/2因子,然后举例说明出现1/2因子的物理缘由。  相似文献   
70.
把平面介质和点电荷目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利用镜像法研究了平面分层介质对点电荷目标静电场的影响,推算出像电荷在系统中的位置表达式,并根据两种介质中像电荷的电量公式推算出三层介质中像电荷的电量计算表达式.建立了平面介质被动式静电探测系统的物理模型,给出探测电极所在空间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旋转电极"的方法和静电感应原理进行目标探测,确定被动式静电探测器的探测方程,并使用静电计和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证明了该静电探测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