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101篇
丛书文集   93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3420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The impact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isolation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opulation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studies of meta-population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this work, using the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technique, we studi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entral, peripheral and peninsular populations of ratlike hamster,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five location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in 1999.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ⅰ)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entral population of Raoyang County>the sub-central populations of Gu'an County and Taikang County>the peripheral population of Shunyi District>the peninsular population of Mentougou District; ⅱ)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of the five populat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nearest distances to the peripheral line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ⅲ)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gene frequencies of some RAPD fragments among the five populations. More RAPD fragments disappeared in peripheral populations than in central or sub-central populations. The frequencies of two RAPD fragments were correlated to the latitude. This study clearly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of the five populations was caused by edge effect and frag- mentation through the enhanced inbreeding and genetic drift, and thus supported the view that habitat fragmentation and related edge effect reduce the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构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比例模型,遵循生态需水比例和生态用水比例的相关关系,以生态需水比例为标准,确定生态用水比例,然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当地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以海河河流生态系统为例,视其河道内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为生态修复目标,计算河流系统生态需水,得到其生态需水的阈值区间为[16%~66%]。然后计算了1999—2002年海河实际生态用水比例,表明生态用水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最后通过与海河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定海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应维持在(16%~46%)的阈值区间内。  相似文献   
13.
江河上游的规划和治理是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关键。珠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要从规范现实经济行为入手,以便遏制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拓展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规范珠江上游各经济主体的行为,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价值标准,以分析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侧重阐述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和持续发展的持久影响。必须开展一场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教育,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保护湿地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湿地的概况和湿地的主要功能,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建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建材与生态环境协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生态平衡观点出发,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态建材应具有的五大特征,初步建立了生态建材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生态建材的研制、开发、利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技术的“双刃剑”效应需要人们理性的思考和认真的对待。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技术不同于科学的内涵、负面效应及人的责任;从分析技术悲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审视技术价值观的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并要求在意识、科教、法律与道德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西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西北地区的北部处于中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带上.也是由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向冷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交错带.这一过渡带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气候逐渐趋于暖旱化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列出了辽宁西北地区的7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8个生态环境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儒道两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本文通过对儒道两家经典生态伦理思想的探讨和挖掘,对于如何看待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保护观和利用观,启发人们对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