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32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31.
物流管理系统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过程的核心,借鉴组合Petri网的思想,在组件技术和分布式对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过程组件的物流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中,可复用的中等粒度的过程组件通过内部建立数据流和控制规则库。屏蔽了精细粒度的原子性对象之间的调用关系,提高了组件的重用性,提出了重组策略,给出了该模型的Petri网映射模型。为模型的性质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2.
在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总线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整个航电系统的总体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确定与随机Petri网的综合航电总线系统的性能评价的模型和算法。通过对总线系统的确定与随机Petri网模型的求解,给出了具有紧急消息的总线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总线负载、延迟时间,通过对性能曲线的分析,可以为综合航电系统的设计和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基于ExSpect的复杂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曲长征  于永利  金伟  高鲁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3011-3013,3018
随着petri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petri网已经成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和分析的有力工具。采用petri网对复杂离散事件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没有一套科学的建模方法指导和有力的软件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介绍了基于Petri网的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语言Exspect及其软件,提出了基于Exspect的复杂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建模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34.
对地空导弹决策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基于旅营两级决策组织导出的库所/变迁系统进行了描述,建立了防空C3I决策系统的Petri网模型.并引入了决策时延这一反映指挥决策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提高C3I决策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做了初步的探讨,证明了建立有色Petri网模型后,有效地提高了C3I决策系统决策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电子支付安全协议的Petri网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子支付安全协议的研究,利用Petri网描述了电子支付安全协议处理流程;根据可达树分析了电子支付协议Petri网模型的正确性、安全性、公平性、可达性和活性. 基于Petri网理论研究电子支付安全协议的工作,对于指导电子支付相关安全项目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为了评价污染天气下由于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跨区域流动产生的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大小,找出对受污染区域影响较大的路径,结合Petri网模型提出了VOCs跨区域流动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利用HYSPLIT模型确定多个潜在污染源与受污染区域的VOCs迁移路径,运用Petri网去描述各个迁移路径之间的关系;将动态风险大小的计算融入到函数Petri网的运行中,定量评估潜在污染源到受污染区域的各条路径的风险程度;案例分析得出污染天气下周边区域对于西安的动态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各污染路径的潜在风险指数。研究表明,在重污染天气下各个污染源城市对西安的影响程度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宝鸡>汉中>西宁>兰州。该方法为评估VOCs跨区域流动过程中潜在污染源的风险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针对Petri网控制问题中不可控子网的状态空间指数级增长导致的计算复杂性难题,提出了控制目标(线性约束)等价的网结构压缩算法:(1)将不可控子网部分区域压缩为单个库所;(2)并将原网上的线性约束等价转换为新网的新线性约束.反复迭代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压缩原不可控子网,从而指数级地减小不可控子网的状态空间,有效地降低监控问题的计算复杂性,甚至当不可控子网为状态机时,该方法能够彻底解决上述计算复杂性难题,获得高效最优的Petri网监控器,并用一个物料运输系统演示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38.
Classical network reliability problems assume both networks and components have only binary states,fully working or fully failed states.But many actual networks are multi-state,such a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The nodes and arcs in the networks may be in intermediate states which are not fully working either fully failed.A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computing the two-terminal reliability of a multi-state network is described.Two-terminal reliability is defined as the probability that d units of demand can be supplied from the source to sink nodes under the time threshold T.The capacities of arcs may be in a stochastic state following any discrete or continuous distribution.The transmission time of each arc is also not a fixed number but stochastic according to its current capacity and demand.To solve this problem,a capacitated stochastic coloured Petri net is proposed for modelling the system behaviour.Places and transitions respectively stand for the nodes and arcs of a network.Capacitated transition and self-modified token colour with route information are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multi-state network.By the simulation,the two-terminal reliability and node importance can be estimated and the optimal route whose reliability is highest can also be given.Finally,two exampl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ultistate network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39.
Horn 子句逻辑程序 H 可以逻辑等价地转化为 Petri 网模型 M,在 M 中从初始标识 N_0到目标变迁/g(?)形成的发射序列对应着求解 H 的调用序列,在 M 中存在变迁不变式 X≥(?),并且 X(tg)≠0是 H 有解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0.
基于Petri网的离散事件系统控制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在Petri网逻辑模型上的离散事件系统控制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离散事件系统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适应面广和易于实用化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该理的Petri网模型,然后概述该理论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