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运用Legion行人仿真软件,对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早高峰客运现状进行了仿真实例评价分析。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原始票卡数据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仿真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基于Fruin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对车站整体及关键区域、车站的流线组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青年大街站早高峰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其客流瓶颈区域集中在四部换乘楼扶梯和站台区域。通过分析车站的拥挤成因,提出了缓解车站拥挤的改进措施,为车站改造及客运组织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地铁火灾疏散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元胞自动机基本模型基础上,结合地铁人员疏散特征,开发一种扩展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采用危险度的概念来反映人员对地理位置的认识,以及火情对主观选择的影响作用,并引入附加危险度来实现人与人,人与障碍物之间的摩擦和排斥效应,该附加危险度随乘客运动实时调整。根据人行特征,采用八方向运动规则,结合人员密度确定乘客疏散速度,体现快即是慢的疏散规律。通过站台和站厅两幅总危险度图的布置,模拟整个地铁建筑中人员的逃生过程,以广州地铁二号线某中间站为例,分析了乘客高峰期和非乘客高峰期,以及地铁环境正常运行状态和火灾紧急运行状态下的疏散动态特征。仿真结果显示进入紧急模式下,即使乘客满员,楼梯和闸机的疏散能力能够满足地铁疏散要求。当预警滞后或控制不动作时,逃生所需时间有明显增加,整个疏散通道上,楼梯和站厅检票闸机处形成两处瓶颈,而且闸机疏散能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3.
《河南科技》2008,(5):38-38
编辑同志: 去年10月份,我进城赶集,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到售票员的脚,随后与之发生了口角。我下车后,售票员指着我大喊“打小偷”,接着我就被过路的行人扑倒在地,导致受伤,对此我花费了800元的治疗费。请问,我能要求赔偿吗?  相似文献   
94.
95.
基于动态博弈的行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得伟  韩宝明  张琦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590-2593
分析了行人交通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基于动态博弈的行人交通微观仿真模型。通过行人的移动环境抽象、路径选择、速度选择、碰撞处理和空间占用冲突处理等五个步骤确定了模型的基本框架,并对每步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并与经验数据相比较,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在提高运算精度的基础上解决了行人交通仿真中存在的同步决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6.
《华东科技》2014,(3):76-77
行人和骑车人来说,没有什么举措可以使道路完全安全,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者们有了解决方法。他们正依托一个资助体系进行原型阶段研究,它能在行人踏入车流之际警告司机。德国研究者们建议利用无线电信号这样车子就能感应到跨入车辆前方的行人。  相似文献   
97.
采用轨道车站双向通道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以步为基本单位确定统计间隔,按照超越者双脚重心投影位置确定行走轨迹的研究方法,根据超越者轨迹,提出超越的三个阶段划分方法和四个描述超越行为轨迹特征的空间指标.深入分析了超越行为三个阶段行人横向间距、累计横向侧移、超越者行走直线距离等的特征和规律,被超越者性别差异对各项空间指标的影响,提出判别超越结束阶段超越者行走状态的方法,分析了超越行为出现频率与人均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田欢欢  董力耘  薛郁 《广西科学》2015,22(4):357-361
【目的】通过分析行人流非对称作用的二维优化速度改进模型的稳定性,探讨行人交通流拥堵的临界行为。【方法】在二维优化速度模型基础上,用非对称作用力函数形式代替原来的对称力函数,并考虑后方行人的作用强度,提出一个改进的二维优化速度模型。【结果】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出沿φ=0,π/6,π/3,π/2方向传播的横波模式和纵波模式的稳定性条件,以及改进后的模型相图。在扰动波沿x轴传播的情况下,行人流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系数a、行人间的距离r以及后方行人的作用强度λ同时相关;在其它情况下,稳定性条件都只与行人间的距离r有关。改进的模型中沿着x轴方向传播的纵波模式的临界曲线沿着r轴向左移动,且临界曲线下方的区域变得更小;而沿着x轴方向传播的横波模式的临界曲线沿着r轴向右移动,且临界曲线下方的区域变大。【结论】后方行人的作用强度对行人交通拥堵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世界博览》2012,(20):8-8
事件 由于今年的国庆与中秋双节相连,形成了“史上最长黄金周”,加之高速公路对7座以下小客车施行免费通行,这些因素导致长假期间人们扎堆出行的状况比往年更甚。节后,各地、各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长假从出行人数到旅游收入都达到近年来新高。然而,因为出行人数陡增造成了高速公路拥堵、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的情况也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