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05篇
  免费   1971篇
  国内免费   4546篇
系统科学   6979篇
丛书文集   2471篇
教育与普及   9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1篇
现状及发展   49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3116篇
  2024年   450篇
  2023年   1577篇
  2022年   1323篇
  2021年   1595篇
  2020年   1530篇
  2019年   1559篇
  2018年   937篇
  2017年   1198篇
  2016年   1414篇
  2015年   2068篇
  2014年   3579篇
  2013年   3375篇
  2012年   3822篇
  2011年   4091篇
  2010年   4036篇
  2009年   4596篇
  2008年   4915篇
  2007年   4602篇
  2006年   3519篇
  2005年   3148篇
  2004年   2792篇
  2003年   2639篇
  2002年   2449篇
  2001年   2304篇
  2000年   1731篇
  1999年   1460篇
  1998年   1212篇
  1997年   1170篇
  1996年   1033篇
  1995年   809篇
  1994年   721篇
  1993年   554篇
  1992年   525篇
  1991年   446篇
  1990年   447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242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实践教学证明,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课程中都已经开展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探究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以雨生红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LED灯对红球藻的影响,并进行了光照测量实验、光照均匀性对比实验等。此外,以LED光照强度与雨生红球藻增殖阶段藻细胞半径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两种回归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最终确定两者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刘芳  董奋义 《河南科学》2020,38(3):404-410
介绍了残差灰色预测模型的原理和建模方法,应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对残差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河南省小麦生育期旱涝灾变的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比传统灰色模型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64.
65.
针对煤矿井下条带法开采留设的煤柱在覆岩压力作用下随着时间推移易发生蠕变现象,考虑到传统蠕变模型难以描述煤体蠕变各个阶段的损伤特性,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理论,选用Kelvin模型描述材料的相对完整状态,将Burgers模型中的黏壶元件用非线性黏壶元件代替描述材料的完全调整状态,引入Weibull分布函数,选取以时间为自变量的扰动因子函数,建立了以扰动因子为权函数的煤体蠕变全过程的本构模型.同时,利用煤样室内蠕变试验数据对基于扰动状态概念下煤体的蠕变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且相对于传统模型有较好的协调性,能够更有效地描述煤体的初始、稳定和加速蠕变阶段的蠕变规律.  相似文献   
66.
利用浙江省2005年有关统计数据,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58个县级市、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其方法科学、合理.对于帮助各地区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经济实力提供了一个度量准则.  相似文献   
67.
68.
针对牛顿-拉夫逊法对初值要求严格,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利用电力网的结构特点,使用高斯-塞得尔迭代法的第一次迭代结果作为牛顿-拉夫逊法的计算初值。这样既解决了牛顿-拉夫逊法对初值要求高的问题,又提高了收敛速度。计算结果表明,综合算法在迭代次数和收敛速度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69.
企业集团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从数量化角度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给出判别隐性知识在集团内部能否传播的阈值条件;分析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主要控制参数;指出改进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70.
SV模型参数估计的经验特征函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利锋  张世英  何信 《系统工程》2004,22(12):92-95
计算基本SV模型和杠杆效应SV模型的联合特征函数,借助经验特征函数方法估计这两个SV模型。使用上海和深圳股票指数收益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验特征函数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估计SV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