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4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1482篇
系统科学   2420篇
丛书文集   710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9篇
现状及发展   95篇
综合类   1699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826篇
  2013年   851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1159篇
  2009年   1265篇
  2008年   1461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1156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92篇
  2002年   732篇
  2001年   670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434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15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71.
用遗传算法解决一类模糊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同时考虑模糊加工时间和模糊交货期的模糊流水车间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 ,模糊加工时间用三角模糊数来表示 ,模糊交货期用梯形模糊数来表示。应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排序 ,在适应度函数处理中引入模糊数处理方法 ,以平均满意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72.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多Agent协调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复杂大系统中 ,相对独立的智能控制子系统将组成一个多 Agent系统 .由于各子系统的自主性 ,对于任务及决策将存在不同的支持度 .本研究采用模糊认知图 ,建立了对任务及决策的支持度的协调控制策略 .同时 ,提出了多 Agent系统在协调控制中的稳定性 ,并分析了本文中的协调控制策略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首先给出反例说明Li Xiaozhong等人提出的基于模糊δ规则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的基础引理是有缺陷的,然后直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并证明了改进后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用数字例子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4.
Fuzzy网络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在狭义相对论框架中合理的新的相对论多时间非平衡态系综.依此系综,多时间关联的非均匀体系和均匀体系的关联动力学理论可以严格地建立起来.它比传统的多时间系综理论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76.
对模糊随机向量凸集的定义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模糊随机变量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随机向量凸集的概念,给出了几个模糊随机凸集的例子.  相似文献   
77.
本文阐述了 QSTEM 技术中获得的晶面夹角值与晶面指数之间的位相关系,提出了测量值与理论值的隶属度,建立了测量值与晶面指数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 A,通过两个例子,说明了模糊逼近的具体方法以及参数 T、m 和算子 H 等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利用多边矩阵理论定义的正交性及对称性,给出了一种具有两种因果关系的模糊稳定性逻辑分析模型,这种稳定的逻辑分析模型结构清晰、简单,并且可用于解决许多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79.
信息生物学--关于编码信息量的两个假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并论证了关于编码信息量的两个规律.第一,基因组的编码信息量在进化中随时间增加.第二,基因序列的碱基频数分布决定于多样性的稳定化.此二规律和其他规律一起构成了信息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不同于生物信息学,信息生物学将以生命信息的遗传,传输,调节和表达的基本规律为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80.
应用关联分析和B型关联分析对NBA比赛中的13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作用上看,命中率因子对于比赛的最终结果影响较大,但从作用的稳定性上看,除投篮命中率外,罚球次数、后场篮板球、盖帽等技术对获胜也有着相当稳定的贡献.同时,通过对分类技术因子的关联分析阐述了进攻、防守和失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提高或避免其它有利或不利技术指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