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76篇
丛书文集   125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2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13.
阐述了GIS在污染源监测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污染源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所遵循的原则和必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测绘学名词委员会要求,在第二版《测绘学名词》出版以后,开始征集新名词。从术语选择的角度,简要分析了近年来电子航海图的新技术特征及其形成的新技术术语。  相似文献   
15.
16.
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渊源出发,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60年代起步阶段;70年代发展阶段;80年代应用阶段;90年代成熟阶段.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4个发展趋势:体系结构日臻完善;向多用途综合化方向发展;向智能型辅助决策方向发展;向实用型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概念体系的指导下,以灾害系统基本单元为最小空间单位,选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水灾、旱灾、低温冷害、风雹灾及病虫害5种自然灾害,以民政部1978~1993年农业灾情统计数据为标准,并以综合农业灾情强度(16年年平均状况)为指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自下而上”逐级综合,提出了湖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区划方案,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分异的3个一级区及18个二级亚区.通过检验,分区方案合理,较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地下水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域性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因此应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确切评价及管理地下水资源,是当前城市供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新兴的空间信息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市政规划等许多方面,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部门所重视,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所以,为了更好地研究管理城市地下水资源问题,本文使用GIS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GIS城市地下水管理模型,并应用于某市的实际工作,取到较好的效果。建立的模型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攀枝花市部分地区的Landsat-5 TM(1988年)和Landsat-7 ETM (1999年)遥感数据,通过遥感图像信息挖掘,提取植被覆盖度、沟谷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壤成土母质等信息,结合地形数据等水土流失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水土流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水土流失的强度等级以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于植被覆盖不良的荒地和坡耕地上,其中坡耕地水土流失变得最严重,大部分为强度及强度以上级别水土流失区.从地貌上看,水土流失变化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地区,这些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大量开垦耕地,有利于水土流失发生.从岩类上看,半胶结砂岩、粘土岩岩组和紫红色泥岩、砂岩、页岩岩组分布区,由于多开垦为耕地,抗蚀能力弱,且多未实施保水保土措施,因此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材线虫在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种之一.松材线虫潜在的区域扩散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存在很多的松材线虫容易感染的寄主植物,其中日本黑松和马尾松已经被证明是最容易感染的树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这种天牛主要分布在河北及河北南部的大部分省份,其大范围存在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更大区域的传播和扩散成为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和积温都适合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和媒介昆虫的大面积发生.利用GIS对传媒昆虫、寄主树木、病原线虫以及气候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极大扩散和传播可能,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广西和福建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的适宜区.科学的预防和严格的地区间检疫等措施对目前防止松材线虫更大范围内传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