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木香(Ancklandia lappa)非药用部位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岛津LC-15C色谱仪和岛津C18-WR色谱柱(5.0 mm×150 mm,4.6μm);以乙腈-水(V乙腈 ∶V水 =48∶52)为流动相,柱温为30 ℃,流速为1.0m L·min-1。【结果】木香烃内酯进样质量浓度(X1)为0.0059375~0.19mg·m L-1时 ,与峰面积(Y1)的回归方程分别和Y1=7×107X1+61685(R2=0.9996);去氢木香内酯进样质量浓度(X2)为0.00375~0.12mg·m L-1时 ,与峰面积(Y2)的回归方程分别和Y2=1×107X2-3873.1(R2=0.9993);样品进样质量浓度在所测范围 内 与 峰 面 积 的 线 性 关 系 良 好。木 香 烃 内 酯 和 去 氢 木 香 内 酯 的 平 均 回 收 率 分 别 为99.72%和99.88%,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7%和0.25%。【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度高以及重复性和回收率好的特点,可为木香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胥文福 《科技信息》2009,(12):140-140
时下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就业形势低迷,就业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研究就业指导策略,并指出高职院校要以就业指导工作为载体,多方面、多渠道服务学生,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3.
采用薄层色谱-荧光分析联用法筛选,确定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为1∶2∶1∶1(V/V)的混合液为高速逆流色谱(HSCCC)溶剂体系,并采用HSCCC技术首次从紫薯块根中分离得到两种目标产物,经核磁共振鉴定并与有关文献结果对比,两种目标产物分别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5-羟甲基糠醛.经HPLC分析与面积归一化法计算,6,7-二甲氧基香豆素和5-羟甲基糠醛粗制品纯度分别为92%和96%.试验结果对进一步认识紫薯的保健功能,深入研究6,7-二甲氧基香豆素及5-羟甲基糠醛的药理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高脂血症大鼠(Rattus norregicus)肾脏中Angptl4的变化及辛伐他汀的保护作用,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G)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HG)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组(SG)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10mg·kg^-1·d^-1水溶液灌胃。分别于第4、6、lO周时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及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球的损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Angptl4蛋白分布及表达。结果显示,于第4周开始,HG组和sG组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升高。实验第10周时,HG组和SG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升高;大鼠肾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示:肾小球呈轻微分叶状,系膜区增宽和基质增多不明显,但肾小球内有较明显的空泡变性,SG组大鼠的病变明显轻于HG组;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查发现,大鼠肾脏Angptl4明显增多,SG组的表达较HG组有减少。研究认为,高脂血症可引起肾脏肾小球明显病变,可能是肾小球内的足细胞分泌Angptl4的增多引起;而辛伐他汀则可能使高脂饮食时足细胞分泌Angptl4减少,从而减轻高脂血症时肾小球受到的损害。  相似文献   
25.
怀孕期间患疟疾与胎儿死亡、流产、早产及低体重密切相关,在一些疟疾发病地区,常常使用乙胺嘧啶和氯喹来预防治疗,但它们对于胎盘的病理样改变尚未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即为探讨乙胺嘧啶和氯喹治疗怀孕的BALB/c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诱发的疟疾引起胎盘的病理样改变.购买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建立疟疾模型,并使用乙胺嘧啶和氯喹治疗处理,对相应组的疟疾感染情况、小鼠生存率、氧化水平、凋亡水平及组织病理改变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被伯氏疟原虫感染后血液中被感染的红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同时小鼠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而乙胺嘧啶和氯喹不但可以降低感染红细胞的比例,还能提升小鼠的存活率(p<0.05);被感染的小鼠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过氧化氢酶水平显著上升(p<0.05),使用乙胺嘧啶和氯喹治疗后又显著下降(p<0.05),而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被感染的小鼠的凋亡细胞比例、感染红细胞形态和组织病理色素沉积较未感染组显著上升(p<0.05),使用乙胺嘧啶和氯喹治疗后又显著下降(p<0.05).乙胺嘧啶和氯喹在治疗疟疾中,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发生,降低胎盘组织病理学改变,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6.
以大叶茜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研究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直径,研究大叶茜草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天然抗氧化剂为对照,用DPPH,ABTS~(+·),H_2O_2和还原力4种不同的抗氧化体系检测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性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大叶茜草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大叶茜草精油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ABTS~(+·)和H_2O_2的生物活性,还原能力相对维生素C较弱.试验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物质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27.
烟草生长、光合特性及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97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了轻度和重度水分胁迫,研究烟草生长、光响应特性、叶绿素荧光及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抑制烟草植株的生长.2)胁迫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片胞间CO_2浓度显著上升,这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受到气孔与非气孔因素的双重影响.3)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叶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逐渐上升而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则持续降低.4)胁迫的强度会在水分逐渐降低的时候不断增强,同时伴随的还有初始荧光的变化,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最大荧光以及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不断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不断增加.这表示光合器官在轻度水分胁迫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而重度胁迫则造成PSⅡ反应中心破坏.5)水分胁迫处理后烟草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轻度水分胁迫的烟草品质协调性分值最高,达95.85,表明适当地进行烟草中的水分胁迫处理能够提高烟草品质.  相似文献   
28.
高职院校"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时间长、人数多、规模大,如何处理实习中的突发事件和违纪情况,是实习管理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指导,制定了医药类高职高专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帮助实习工作者协调和处理好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细胞大小随体质量增长的异速规律。【方法】以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为对象,测定不同体质量个体的红细胞数量、大小及血红蛋白含量,分析各参数随个体生长的异速规律,为检验细胞代谢假说提供基础资料。【结果】鲤红细胞大小随体质量增加的异速指数仅为0.037,鲫红细胞大小不随体质量增加而变化;估测它们的代谢率异速指数预测值分别为0.987和1,大于文献实测值。鲫红细胞面积大于鲤的红细胞面积,可能与二者基因组大小差异有关。鲤血红蛋白随体质量增长而增加,但在鲫中无明显变化。【结论】研究结果不支持细胞代谢假说,推测分别与鲤红细胞随体质量增长而增大而鲫红细胞无明显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30.
低磷土壤下玉米根系质量的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离分析法,对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082&#215;掖107组合P1、P2、F1、F2和F2:3五世代的根系质量进行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根系质量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即玉米根系质量性状受2对主效基因(a、b)与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其中主效基因a与主效基因b的效应方向相反,a主要是促进根系质量,b主要是抑制根系质量,b对根系质量性状的贡献率小于a,2对主效基因间存在上位性,b基因加性与a基因显性互作明显.微效多基因的加、显效应对玉米根系质量性状的表现有较大影响,多基因的显性作用大于两对主基因的综合显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