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6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李赛  雷学文  刘磊  刘瑞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3837-13844
为了研究纤维与MICP技术共同固化淤泥的抗剪强度特性,采用掺量为0、0.2%、0.4%、0.6%、0.8%玉米须纤维或碳纤维与MICP共同固化淤泥,对固化体进行直剪试验,借助扫描电镜,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单掺纤维或利用MICP技术均可以提高固化体的抗剪强度,而MICP与纤维共同作用得到的固化体抗剪强度提高幅度更加显著。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固化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先增加后减小,最佳纤维掺量为0.6%,纤维种类对内摩擦角影响无明显区别。由扫描电镜分析可知:纤维发生桥联作用将碳酸钙与土颗粒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土体抗剪强度;玉米须纤维较碳纤维表面更加粗糙且分散性好,体现出玉米须纤维加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82.
针对目前缺少不同相态CO_2对页岩微观结构及力学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的现状,通过室内岩石-压裂液浸泡测试系统,对不同相态CO_2浸泡后岩石矿物组分、微观结构及力学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液态、超临界态CO_2相比较滑溜水对矿物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矿物颗粒之间的孔隙增大4%~15%,易导致页岩宏观力学性质受到劣化影响;不同介质浸泡后页岩力学参数劣化受影响程度排序为:抗拉强度泊松比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滑溜水浸泡后页岩脆性特征变化不明显,而液态、超临界态CO_2浸泡后页岩脆性增强40%~50%。液态CO_2有利于改善岩石微观孔隙和降低岩石抗拉强度,超临界态CO_2有利于提高微孔隙/裂隙穿透性,提高岩石脆性和降低破裂压力。研究结果为页岩气CO_2干法压裂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3.
钠离子对 γ-Al2O3表面的修饰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H^23Na核磁共振双共振新技术研究了钠离子对γ-AL2O3载体表面羟基的修饰作用。^1H^23Na交叉极化(CP)实验明确地区分出3种与表面羟基有相互作用的钠离子,而与表面羟基无相互作用的沉积盐-Na2CO3R信号则被完全抑制掉。^1H〔^23Na〕自旋回波以共振实验明确地揭示了这种相互作用的细节,当Na^+负载量较低(5%,10%)时,Na^+优先与γ-AL2O3表面上的酸性OH配位,随  相似文献   
784.
应用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孔隙配比的人工岩芯试件的应力应变渗流特性,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孔隙分布配级、孔隙度、渗流作用对强度、刚度的影响.试验得到了孔隙配比、孔隙度与初始渗透性的关系,建立了水压和孔隙度对试件强度弱化的关系方程,对于定量描述孔隙结构与渗流率、试样强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比例和大孔径孔隙对孔隙度和渗透性影响较大,随着孔隙度增加,水对试件的强度弱化程度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85.
岩体初始地应力问题的研究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质体组成部分的岩体与其他材料明显不同之处之一就是其内部赋存有地应力状态,了解地壳某一局部区域地质岩体残余至今的地应力状态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地壳应力状态的认识虽然总体上有一些规律可寻,但主要手段还是靠现场原位的地应力实测.简要评述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钻孔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法(BWSRM)三维地应力测量原理及其具体实施方案,研制了基于BWSRM法为原理的地应力测井机器人,并将其初步应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工地埋深达2430m处的地应力实测工作,验证了BWSRM法地应力测量原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BWSRM法与测井机器人在地应力测井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86.
蔡庆宇 《自然杂志》2017,39(6):445-448
标准宇宙学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并且经历了暴胀阶段。然而,为什么早期宇宙会暴胀,存在不同的理论假设。一个理想的模型是宇宙起源于真空,并演化为今天的宇宙。通过求解量子宇宙学方程,并使用德布罗意-玻姆量子轨道理论,可以获得真空暴胀解。随着微波背景辐射观测精度的提高,这一模型的正确性有望获得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787.
对于双重孔隙-裂隙介质岩体,考虑裂隙对孔隙基质强度的弱化作用,提出了一种确定此种岩体表征单元中任一平面上黏聚力N c及内摩擦角N?的方法,通过本方法得到计算结果与Attewell法所得岩体强度各向异性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证明了所建立的N c,N?值计算式是合理的.将上述求N c,N?的方法引入所研制的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中,针对岩体中不同裂隙状态的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对3种不同工况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裂隙组数的增加,岩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围岩中应力、位移的量值及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且塑性区的面积非线性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788.
作为建筑材料和地基的土体处于常温、常压、常态的大气环境下,大气氧化过程是缓慢的、不易察觉的,但对土质长期劣化效果不容忽视.本文以此命题为出发点,以大气氧化过程中微观孔隙变化特征为突破口,联合扫描电镜测试、压汞法及氮吸附法研究大气环境作用对湛江黏土的微观结构改造作用及其对土性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大气氧化后土色由青灰色、绿灰色变为淡黄棕、黄棕色,颗粒团聚程度增强,塑性降低,膨胀性与收缩性减弱,灵敏性与结构屈服强度明显降低.大气环境作用对d0.1?m孔隙组产生"缩合"效果,对d1?m孔隙组产生"胀散"效果,表现为氧化土的总孔隙体积减小,但d1?m的孔隙体积明显增大,局部出现断裂孔隙,"墨水瓶"型孔隙减少,开放性孔隙向封闭性孔隙转化.湛江黏土在大气影响下土性发生异变并不是土的矿物本性变化所引起,而是水-土-电解质-大气间的化学反应与运动导致颗粒联结形式更改进而重塑微观结构所导致,土的超微观结构形态变化是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因素.鉴于大气氧化过程导致的结构强度的减损效果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是长期的且潜在危害较大,应加强监测环境物化因素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9.
洪湖地区涝渍灾害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涝渍灾害是洪湖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灾害脆弱性研究对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洪湖地区涝渍成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涝渍区域划分为洲潍平地季节性洪涝地域、淤高平地季节性暗渍地域、中间平地季节性渍害地域、低温平地渍害地域、滨湖平地涝渍地域、湖泊水面调蓄地域等6种类型,并确定其涝渍程度等级;对洪湖地区的降雨量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选取7项指标,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评估洪湖地区涝溃灾害的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洪湖地区涝渍灾害脆弱性总体水平较高,整体承灾能力不强,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790.
传统观点认为,一种昆虫病毒只能防控一种害虫,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MNPV)杀虫剂的开发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该体病毒杀虫剂可防治32种以上鳞翅目害虫,尤其对我国重要抗性农业害虫小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甘蓝夜蛾、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广谱昆虫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吨级昆虫病毒杀虫剂生产线,年产制剂超过600吨。在全国21个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控制抗性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重要农业害虫,年应用面积超过600万亩,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年产量和年应用面积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