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明确晚白垩世赛汉期盆地沉积期构造分区、充填过程和沉积相空间分布,本文运用岩矿鉴定、重矿物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川井坳陷赛汉组沉积物源,认为赛汉组碎屑岩具有低成熟度和近源堆积特征,重矿物成分主要以磁铁矿、石榴石为主,与蚀源区花岗岩相似;赛汉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Eu负异常和右倾,微量元素曲线表现...  相似文献   
102.
高放射性核废料深地质处置库中的缓冲层由膨润土块堆砌构成, 而块体由膨润土粉末压制而成, 其强度可能存在各向异性. 采用直接拉伸试验方法, 测得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拉强度, 探讨了干密度和含水率对抗拉强度各向异性的影响, 并进行了机理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含水率的增加, 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存在一个峰值; 抗拉强度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拉力方向与制样压实力方向垂直时, 试样的抗拉强度大于拉力方向与压实力平行时的抗拉强度, 并且在同一含水率下, 抗拉强度各向异性的程度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原因在于压实过程中蒙脱石层叠体排列趋于一个方向, 导致各向异性显著. 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核废料处置库膨润土块体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的抗拉强度特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的定义,研究并分析了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因素;表明试件的几何尺寸和物质材料的应力强度水平对应力强度因子起着决定性因素。辨明了起裂韧性、断裂韧性和止裂韧性的区别与联系;针对断裂K准则,提出了动态断裂韧性测试中的失稳判据,即dσ/dt=0,得到了试件所受的最大载荷对应于裂纹的失稳判据;并通过SHPB冲击装置,对这个失稳判据进行了验证。发现在8.0×10~4到35×10~4MPa·m~(1/2)s~(-1)的加载速率范围内,试验所用玄武岩的动态断裂韧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4.
岩质高边坡爆破质点振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凹山铁矿采场边坡生产爆破工程,利用爆破测振仪对现场爆破作用下岩体质点振动速度进行监测,得到边坡质点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边坡质点振动速度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在台阶局部由于高差的存在振动速度出现放大现象。根据高程放大效应对经验公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得到更准确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为矿山生产爆破及时调整参数,保证边坡爆破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高光谱遥感在硅化带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硅化带是多个矿种的找矿指示性信息,快速地大面积探测硅化带信息是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应用领域一项重要的应用。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的遥感数据,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硅化带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分析JHU(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谱库中10多种不同Si O_2的岩性光谱特征,研究与Si O_2含量密切相关的波段;其次,使用热红外地面光谱仪102F实测的样品光谱和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Si O_2含量),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统计出Si O_2含量的计算公式;最后,使用该公式对TASI航空高光谱热红外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研究区Si O_2含量图,提取高Si O_2条带;并在进行野外验证。实验结果表明:8.62μm和9.25~9.5μm是Si O_2含量相关性极大的波段;TASI(thermal airborne hyperspectral imager)数据中有多个Si O_2对应的波谱特征,B6(8.62μm)的发射峰、B6两侧的斜坡及B14、B17左侧的斜坡与Si O_2呈正相关关系;该方法提取研究区高Si O_2条带非常精确,在花岗岩区亦能识别出硅化带。  相似文献   
106.
LiDAR回波强度信息的利用正成为研究热点,许多学者利用归一化校正方法进行回波强度处理并以此为参考辅助地物分类,这种校正方法主要考虑了激光传输距离、入射角的影响,且假定地面平坦、为朗伯体,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地物都是各项散射异性的非朗伯体,且目前的研究中有关地物激光反射特性的定量分析较少。选取12种城市典型地物,通过反射率、反射比因子测量,并与回波强度值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地物的回波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证明,形态结构简单且平坦的地物,其回波强度均值之间的差异性与激光反射率、反射比因子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回波强度的可分性较强;而倾斜地物(如房顶)、树木等形态复杂的地物,其产生的回波强度值范围较大,对地物分类的参考价值较小。实际应用中,可首先利用其它参数(如高程、回波次序)对LiDAR数据进行分类,然后针对回波强度之间差异较大的地物应用回波强度辅助分类,会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国内最先进的高分辨率航空成像光谱CASI数据,提取研究区内相应的矿石开采信息,开展北山柳园地区的矿产开采监测研究。通过实地验证,提取的矿山开采位置和范围都与实地状况基本吻合,精度较高。对高分辨率成像光谱数据处理技术也做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8.
马剑  赵静  郭娟  马新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9):12382-12390
莺歌海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海域重要的高温超压含油气盆地,乐东区黄流组砂岩储层致密,成岩作用较强,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含气饱和度及异常高压的特点,流体包裹体记录了油气充注时的古流体信息,能够为油气成藏时间及成藏规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莺歌海盆地乐东10-1区黄流组砂岩样品进行镜下包裹体显微岩相学观察、包裹体类型与成分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测定等,研究黄流组砂岩储层的成岩特征及油气包裹体发育特征,结合其他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期次。结果表明:乐东10-1区黄流组砂岩成岩先后顺序主要为次生加大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胶结物;黄流组砂岩储层中包裹体比较发育,主要沿切穿石英颗粒及加大边微裂隙成带状分布、或碳酸岩胶结物中分布,以纯CH4、CH4和CO2的混合成分为主;砂岩成岩期后主要有两期天然气充注过程,与天然气伴生的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相差不大,LD10-1-A井黄流组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160-165 ℃和>175 ℃,这与该区生烃时间较晚、晚期流体持续充注以及晚期底辟幕式活动有关系,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及生烃史等分析,乐东10-1区黄流组油气成藏时间普遍较晚,主要为1.4 Ma±和0.9 Ma至今。  相似文献   
109.
锶(Sr)胁迫条件下生菜的反射光谱特征会发生明显改变。通过室内生菜水培试验,获取了36个不同生长期、6个不同锶浓度胁迫的生菜叶片400~950 nm波段区间的生化参数信息(叶绿素含量、细胞结构、叶片金属含量)和反射光谱信息,利用光谱技术并结合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生菜叶片7个光谱特征参数与实测叶片锶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优选了较敏感光谱特征参数,建立了其与生菜叶片锶含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锶胁迫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细胞结构差异不明显。锶胁迫生菜叶片反射光谱直观上无规律,通过采用光谱技术方法分析得出锶胁迫生菜叶片的红边波段位置先“红移”再“蓝移”,红谷波段位置则“红移”,植被指数B4/B3比值先升高后降低,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随着锶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关性及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红边波段位置与叶片锶含量显著相关。本文为下一步基于光谱特征的叶片重金属含量反演模型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源和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10.
国家核力量建设和核能健康发展,亟待天然铀勘查采冶技术升级换代。以当前天然铀勘查采冶技术水平评估结果为依据,确立赶超技术对标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中国第四代天然铀勘查采冶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三步走”的战略思路为引领,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弱项,绘制第四代技术体系型谱图,出台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培育高层次、多梯次科技人才队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等系列措施。通过贯彻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际首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果产出数量逐年攀升,显著增强了中国天然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