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996年 4月至 1998年 4月 ,以嘉陵江北碚段收集和人工繁殖饲养的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南方鲇雌鱼性腺为材料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其卵子的发生过程 ,共分为卵原细胞期、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卵黄发生后期和成熟卵子 5个阶段 .卵原细胞的核质比例大 ,有中央大核仁 ,胞质中细胞器少 .处于卵黄发生前期过程中的卵母细胞 ,核膜波曲 ,核仁物质外排明显 ,有线粒体云的存在 .线粒体云主要由线粒体组成 ,同时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及泡状结构等组分 .卵黄发生期的主要标志是皮层泡的出现 ,皮层泡由高尔基体产生 ,到卵黄发生旺盛阶段 ,核仁物质大量外排 ,排出的核仁物质在胞器、膜性小泡或直接在胞质中沉积形成卵黄小板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胞器丰富、功能活跃 ,其中 ,线粒体尤为突出 .卵母细胞的胞饮作用也特别明显 .卵黄发生后期 ,卵黄物质占据卵母细胞的大部分 ,各种细胞器减少 ,功能减退 ,卵黄合成能力大大减弱 .到成熟卵子 ,卵黄物质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除少部分细胞器维持卵子的功能外 ,其余的均沉积卵黄物质形成卵黄小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了解西藏地区牦牛源沙门菌流行情况、分布情况和血清型种类.通过采集西藏全区七地市牦牛腹泻粪便,利用细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样品中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再根据血清特异性凝集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最后利用动物感染试验和动物组织HE染色法了解菌株致病性强弱.结果表明:西藏全区共分离出50株沙门菌,检出率为25.13%(50/199).其中,拉萨、昌都和山南三地分离率相较于其他四地较高,阿里地区分离率最低;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B群、C1群、C2群、D群4种血清群,包含都柏林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阿邦尼沙门菌等血清型共18种血清型.按血清群统计结果显示,4种血清群中,以D群所占血清菌株最多,为常见血清群;50株沙门菌种以都柏林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所有菌株的20.00%(10/50);从各地区沙门菌分型结果显示,各地区所占血清群、血清型数量均不相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牦牛源都柏林沙门菌感染KM小鼠的LD50为0.368×108CFU/mL,属强致死性菌株;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牦牛源都柏林沙门菌可引起宿主全身性损坏,其中...  相似文献   
13.
研究1 Hz rTMS对吗啡依赖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初步探讨1 Hz rTMS治疗吗啡依赖的机制.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 Hz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1Hz治疗组.建立吗啡依赖CPP模型后,采用1 Hz rTMS对1Hz治疗组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吗啡依赖组相比,1 Hz治疗组的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但穿越平台次数、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和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与总游泳距离比率均无显著改变(P>0.05)  相似文献   
14.
病原生物实验室是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实验基地,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开展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前提。文中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情况,认真分析了病原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建立和完善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不同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为不同海拔区域间牦牛的饲养交流提供帮助. 本研究随机采集海拔2 897~4 717 m的12头牦牛的新鲜粪便样本,用16s rDNA技术对样本宏基因组测定,比较分析高低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的OTU丰度差异,研究高低海拔区域的牦牛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 结果显示,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牦牛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层面菌群结构组成不同. 高低海拔区域的牦牛肠道菌群有8个菌在属水平差异显著(P<005). 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低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低海拔地区牦牛肠道菌群OTU丰度比高海拔的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刘淼 《科技信息》2012,(21):466-467
生物膜是细菌为适应环境利于生存的一种群居生活现象,包括了细菌的粘附、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因其独特的多细胞结构、自分泌的胞外多糖的屏障作用及缓慢生长等作用机制,生物膜成为了引起临床各类持续性慢性感染的重要成因。本文就生物膜的调控、致病机制和生物膜所致慢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cyt b基因和ND6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以14种常见动物(包括人)生物性检材为对象进行PCR扩增,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硝酸银染色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两条电泳条带者为人样本,分别是cyt b基因片段(358 bp)和ND6基因片段(181 bp);一条电泳条带者为动物来源,是358 bp cyt b基因片段。在37.5μL PCR反应体系中最小检出模板量为0.25 pg基因组DNA。检材在4℃、室温和37℃温度下,经过4个月后均可获得正确的种属区分。高度潮湿环境中放置50 d的检材、形成于水泥地面、墙面、泥土等基质上的血痕,本方法可得到正确区分。由此建立的种属鉴定的线粒体基因复合扩增体系,其检测片段短、灵敏度高、操作简易,适合法医学上微量、降解、陈旧检材的种属判定。  相似文献   
18.
广西莪术油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为姜科姜黄属植物.通过抑菌实验和电镜技术等方法测定研究了广西莪术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广西莪术油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对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MIC)的莪术油6.25mL/L对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抑制率IC50表明广西莪术油对松赤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弱的是小麦赤霉病菌.电镜下观察菌丝的横切面表明,处理菌丝的细胞壁消失,原生质解体.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莪术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周高乐 《科技信息》2013,(5):465-465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作为炎症相关疾病的检测指标。冠心病存在慢性炎症过程,检测hs-CRP有助于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评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观察演变情况,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分层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周高乐 《科技信息》2013,(3):159-159
近年来,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心理创伤逐渐为我国精神医学界和心理学界所重视,其中以有关地震、洪灾等灾后PTSD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居多。本文就儿童群体灾后PTSD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