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78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545篇
系统科学   65篇
丛书文集   907篇
教育与普及   4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92篇
综合类   2242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1077篇
  2012年   1269篇
  2011年   1313篇
  2010年   1212篇
  2009年   1525篇
  2008年   1400篇
  2007年   1460篇
  2006年   1321篇
  2005年   1178篇
  2004年   1071篇
  2003年   1105篇
  2002年   764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639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0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2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为主要单体,引入丙烯酸(AA)、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 E10P)、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HEMA)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等作为功能单体,通过半连续溶液聚合工艺,并通过有机碱中和,最后加水分散制得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利用红外、凝胶色谱分析、粒径仪及光泽仪分析研究了中和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助溶剂的配比对树脂性能以及固化后涂膜光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和剂选择三乙醇胺,中和度为85%,助溶剂比例为二丙二醇丁醚:100#溶剂油1:1时,固化后涂膜的光泽最高,60°光泽为94。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不同的填充强化剂(后处理A液)、不同的后处理B液基料、后处理B液中水性环氧乳液的掺量及后处理液浸泡时间对石膏基打印器件耐水性、抗压强度、尺寸偏差、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硅超硬固化剂处理后的打印器件抗压强度大幅提高,纳米硅超硬固化剂最适宜作为后处理A液;水性聚氨酯乳液PU-202B最适宜作为后处理B液的基料;后处理B液中加入水性环氧乳液,处理后打印器件的抗压强度增加、吸水率降低,但水性环氧乳液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尺寸偏差;后处理A、B液最佳浸泡时间分别为130 s和35 s;先浸泡后处理A液、后浸泡后处理B液的打印器件具有抗压强度高、吸水率小、表面较光滑、不脱粉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23.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手性镍催化二乙基锌对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条件,优化后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的一般条件为:低温(近反应溶剂冰点),常压,非质子非极性溶剂(环己烷).  相似文献   
24.
电位滴定法在聚酰亚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未完全环化的酰胺酸对聚酰亚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用电位滴定法可直接测定其含量。对常规的电位滴定装置进行了改进,用VB语言编写了上位机操作软件,实现了滴定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功能,建立了一套自动电位滴定测试系统,可用于测定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过程中剩余聚酰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数据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操作方便,为进一步开展聚酰亚胺合成及其亚胺化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创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展开教学调查研究,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等问题,提出经教学研究后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26.
本文评述了一种新的硫脲试剂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的合成、性质及其在定性分析、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引用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27.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从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和评价观5个方面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8.
将由联苯阴离子和中性萘之间通过刚性环己烷所连接的经典的电子转移体系作一构象修正,得到一个新的π-σ-π型分子.UHF/6 -31G^**研究表明,新体系具有较高的能垒和很小的电子转移藕合,而且其藕合几乎完全通过环己烷桥上的化学键实现.外电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该体系的电荷可稳定地定域在联苯片段或萘片段上,仅当出现外部刺激(如电、光等),其电荷定域态才会迅速转变.因此,认为该体系可以作为双稳态分子器件材料的原型分子.  相似文献   
29.
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电催化剂的利用率以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成本,是加速其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文中讨论了现有的CV法在研究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CV法扫描速度的影响及Pt理论比表面积难于准确确定等,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位质量电催化剂产生电池功率或电能来表示膜电极中电催化剂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抗HIV和HBV病毒药物L-Fd4C及相关核苷类似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病毒研究过程中, 核苷类型的RT抑制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经典的AZT到L-型核苷及至最近的磷酸前药, 人们一直都在核苷的结构上大做文章, 并逐渐认识到了L-型核苷的重要性. 为了得到疗效更强、毒性更低的抗HIV, HBV药物, 新的发展方向是对已有疗效比较好的化合物进行单磷酸化, 使之能够在细胞内快速地变成三磷酸. 随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就是如何把磷酸盐变成中性的前药, 以便进入细胞, 然后在细胞内再变为有活性的磷酸盐. 讨论了几个L-核苷类似物的研究工作, 对它们的合成、磷酸前药的研制方法、抗癌症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