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单桩基础在水平—竖向耦合荷载下的承载性状,以工程实例为基础,通过数值计算的手段建立了均质海相软黏土层中单桩受耦合荷载的计算模型,研究均质土层中竖向与水平耦合荷载作用下单桩的承载力、变形特点。结果表明:当施加的水平力未超过临界荷载,水平力的施加对单桩竖向承载力无影响;当施加的水平力超过临界荷载,水平力的施加对单桩竖向承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水平力的施加延缓了竖向抗拔承载力破坏点的出现,且随着施加的水平力的增大,抗拔极限破坏点出现得越晚,水平力的施加提高了单桩抗拔承载力;预先施加竖向力会减小水平力产生的桩顶水平位移,提高单桩水平承载力;且存在一个最优的竖向荷载,使得桩顶水平位移最小,桩身弯矩最小。  相似文献   
102.
通湖山以南至沙坡头一带沙丘表面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沙丘表面粒度参数特征不同,不同地貌单元下沙丘粒度参数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对该区格状沙丘和新月形沙丘粒度参数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其次对不同地貌单元下沙丘粒度参数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沙丘和不同地貌单元下沙丘的粒度参数特征都具有相应的变化规律,格状沙丘基部较粗,而丘顶较细,新月状沙丘基部和顶部沙粒较粗,而沙丘中部颗粒较细.不同地貌单元下,沙丘地主体丘顶区域粒径细于两侧,黄河两岸丘顶区域粗于两侧,以上规律源于物源、风况及沙丘形态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泥石流物源分布破碎、赋存条件复杂的特点以及泥石流防治工程中物源信息精度需求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分层联合信息提取方法,其综合样本分类器能实现模糊分类的优点和规则分类器在地物空间信息提取方面的便利性,联合样本分类与规则分类两种影像信息提取手段;根据不同地物间的特征差异,遵循由粗至细、去伪存真的处理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处理影像信息,逐层剔除无关地物信息的同时提取目标地物信息,从而实现泥石流物源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精细化提取.以西部高寒干旱地区某泥石流沟的无人机遥感影像为试验数据,对所提多尺度分层联合信息提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降低了不同地物间的混淆,提高了分类结果精度,为破碎分布型泥石流物源信息的精细化提取提供了新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4.
敦煌莫高窟第87窟温湿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第87窟窟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监测和分析,得出温度和相对湿度年变化规律.窟内温湿度特征因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窟内上部测点平均温度高于下部测点的,而上部测点相对湿度低于下部测点的.2-8月是窟内温度升高阶段,8月-翌年2月是窟内温度的降低阶段.窟内温度低于窟外温度时,上部测点的温度日较差较大;窟内温度高于窟外温度时,下部测点的温度日较差较大;离窟门越近温度日较差越大.通过对窟内外温度之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温度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方程,发现其符合正弦曲线变化规律.温度差最大值出现在12月中旬,最小值出现在6月中旬,温度差为零的临界点出现在3月下旬和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一种以性价比为评价指标,运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和遗传算法对斜坡加固方案进行优化的新方法.应用FLAC计算斜坡加固前后的稳定性系数(Ks),以性价比(加固前后稳定性系数的差和工程造价的比)为目标函数,以加固后的稳定性系数大于等于安全系数为约束条件,应用遗传算法在加固方案的解空间中搜索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与其对应的各加固设计参数为加固方案的全局最优解.利用Visual C++语言,定义一个基于二值数编码的遗传算法类,编制斜坡加固方案优化设计的主程序,实现FLAC3D与遗传算法的串接.应用该方法对交河故城土遗址建筑载体,即47号崖体锚杆加固方案的8个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遗传操作执行到第55代时,性价比收敛于最大值0.012 95,与之对应的锚固方案能将崖体的稳定性系数提高0.391,工程造价为30.2万元,较经典算法的计算结果节约成本37%.  相似文献   
106.
采用FLUENT软件,对位于中国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高度为50 m的气象观测塔,定量模拟了处于水平来流流向风速作用下,塔架周围流场的畸变规律.定量模拟结果显示:流向风速在塔架背风区域的畸变与已有野外测量和风洞实验结果良好吻合,证实了本文定量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流向风速在塔架迎风区域的畸变规律,指出流向风速在塔架迎风区附近的亏损率随塔架方位θ基本服从高斯分布,且无论水平来流流向风速多大和距塔架表面多近,在方位角θ=±55°附近均可基本忽略塔架对来流风速的影响.揭示展向的塔架诱导风速随离塔架表面距离和方位以及水平来流流向风速变化的规律,发现塔架的诱导风速会随着水平来流流向风速的增大而增大,其最大值在展向可达到来流流向风速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07.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二维实验设备,通过杠杆砝码加压与测力环直接测量桩底压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长度碎石桩的传力方式和破坏模式。实验发现,直径和填料一定的碎石桩存在一个临界桩长(临界长径比),当桩长跨越临界值时,碎石桩内部以及与桩周土之间的传力方式要发生改变。桩长小于临界值时,随着桩顶荷载增加,桩底的承载贡献率增大,而桩周土的承载贡献率减小。与之相反,桩长大于临界值时,随着桩顶荷载增加,桩底的承载贡献率减小,而桩周土的承载贡献率增大。实验还发现短桩和长桩的不同传力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破坏模式。随着桩顶荷载增加,短桩将发生桩底刺入破坏,而长桩将发生顶端鼓胀剪切破坏。借鉴Janssen的“粮仓效应”经典理论,建立了二维碎石桩的传力模型。该模型对长桩定性符合良好,但对短桩不适合。  相似文献   
108.
第6届风沙研究国际会议(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olian Research)于2006年7月24-28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桂伏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召开。国际风沙物理学会议是风沙物理学界最高的学术会议,每4年进行一次。本届会议由加拿大桂伏大学主办,美国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协办。  相似文献   
109.
位于新疆喀什市的香妃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妃墓主墓室穹窿顶北部琉璃面砖大多脱落,特别是穹窿顶半圆壳体大约1/2以下部分的琉璃面砖脱落非常严重,雨水渗漏。因此,研制粘结强度高、柔性好的石膏粘结材料,对防止琉璃面砖脱落,保护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添加复合外加剂石膏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当比例的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在提高粘结强度的同时,可以增加石膏的柔性。添加白水泥虽然提高了石膏的抗压强度,但却降低了石膏的柔性。添加柠檬酸和骨胶,可以延长石膏的缓凝时间,满足施工的要求,但是柠檬酸和骨胶对石膏的强度提高和柔性的改善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研究锁阳城遗址沙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采用SBAS-InSAR技术对遗址区进行监测研究.选用2014年10月-2021年8月覆盖研究区域的42景升轨和41景降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得到雷达视线方向的形变速率场,经过投影转换得到垂直方向的形变速率场,并验证了InSAR监测结果的精度,结合遗址区气象数据和锁阳城形制、保存现状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锁阳城遗址区域沙丘发育呈现由西向东堆积速率逐渐增加的特点;西墙南段两侧及东墙外侧积沙速率最快,最大积沙速率为1.24 mm/a,西墙外侧以侵蚀为主,最大侵蚀速率为-0.89 mm/a;东风和西风占起沙风比率分别为67.92%和28.18%,与InSAR监测沙粒堆积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