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3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燃烧温度、Eu2 和Dy3 的搀杂量、助熔剂硼酸的加入量、尿素加入量及Al/Sr的比例对Sr4Al14O25∶Eu2 ,Dy3 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长余辉发光材料Sr4Al14O25∶Eu2 ,Dy3 的最佳合成工艺.对所得产物分别进行了XRD、TEM、荧光测试和亮度测试.结果表明:磷光体存在403和482 nm 2个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u2 在基质中2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与传统的高温固相法相比发射主峰出现了蓝移;亮度测试找到了最佳的原料配比及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22.
超支化环氧树脂增韧增强双酚A型环氧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液体型超支化环氧树脂HTME-2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杂化复合,研究其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杂化树脂的力学性能随超支化环氧树脂的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有最大值;超支化环氧树脂的用量为9wt%左右时,能使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提高17%、20%、177%和70%以上,但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利用SEM、DSC、DMA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杂化树脂的增韧增强机理、超支化环氧树脂的结构形态和分子尺寸.  相似文献   
23.
为优化增效炔醚M B-599的合成工艺,改进了合成路线.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甲基化、乙酰化、还原制得1-(3,4-二甲氧苯基)乙醇,并与丙炔醇缩合为炔醚,制备端炔格氏试剂,最后与碘甲烷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收率与反应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找到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24.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废酵母为原料,制备了复合吸附微球,以溶液中活性红4(RR4)为吸附对象对所制备微球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制备液中壳聚糖含量为3%(质量分数),废酵母添加量7.5 g/L,交联剂戊二醛(25%,质量分数)量0.5 mL/L,交联时间2 h条件下,制得湿粒径为3.0-3.5 mm的复合吸附微球,其吸水量9倍左右,膨胀率15-20倍.微球在酸性条件下对RR4的吸附量大,常温下需22 h达到吸附平衡,等温实验数据对Freundlich等温方程的拟合情况良好,pH=2时,微球对RR4的最大吸附量为72.32 mg/g(以微球湿重计).  相似文献   
25.
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寻求更高效的发光材料,通过改进的Alder法合成了四苯基卟啉、含吸电子基团的四(对硝基苯基)卟啉和含推电子基团的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测试了其紫外、荧光与电化学性质,探讨了取代基对卟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采用燃烧法在700℃下成功合成了用做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的Li2BaSiO4∶Eu^2+蓝绿色荧光粉,研究了不同摩尔分数的H3BO3对Li2BaSiO4∶Eu^2+荧光粉材料晶体结构、颗粒粒径大小、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硼酸量的增加,激发和发射光谱有着显著的提高,H3BO3的最佳摩尔分数为0.06.过量硼酸的加入,基质会有新的物相产生.可见适量的H3BO3对白光发光二极管用Li2BaSiO4∶Eu^2+蓝绿色荧光粉材料的光学性质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通过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得到含大量表面氧空位的二氧化钛(TiO_2),将其应用于典型空气污染物甲醛的治理.结果表明,在流动体系的测试环境中,甲醛的最大有效去除率可达95.05%,相比于本底样品(72.52%)提高了1.31倍.研究表明,含氧空位的TiO_2不仅可以增强光吸收范围,还可以利用氧空位捕获光生电子,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进而提高光催化活性.通过原位红外光谱对催化剂降解甲醛的反应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TiO_2表面的氧空位可以有效地增强甲醛分子的吸附活化,存在的大量离域电子可以注入到甲醛分子中的C=O键并使其活化断裂,从而有效地减少甲醛氧化过程中甲酸的积累,加快甲醛的高效氧化去除.本研究通过分析含氧空位TiO_2对光催化甲醛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为光催化材料表面缺陷设计和光催化治理气相污染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采用溶液缩聚合成了超支化聚酰胺,制备了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剂,对比新鲜和使用11次后的杂化膜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苯加氢反应中的活性寿命问题,并结合了透射电流(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杂化膜型催化剂比传统粉末型催化剂寿命更长、活性更好;在杂化膜型催化剂中,使用超支化聚合物作为贵金属的载体,比线性聚合物作载体时苯的转化率高.起主要催化作用的可能是杂化膜表面的铂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9.
通过热重法、差示量热扫描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由3,3',4,4'-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icdianhydride(二苯酮四酸二酐,简称BTDA)和4,4'-(1,3-phenylenedioxy)-dianiline(CAS:2479-461)所形成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测得其失重5%温度为492℃,失重10%温度为530℃.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Ozawa法求取活化能Ea,用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求算的比较法判断出可能的机理函数.新型聚酰亚胺热分解的活化能为160.30kJ/mol,指前因子lnA为17.67.推断出可能的热反应机理函数为F2,其微分式和积分式分别为(1-α)2和(1-α)-1-1.  相似文献   
30.
尖晶石型MAl2O4(M=Ni、Mg)纳米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Al2O4(M=Ni、Mg)尖晶石纳米粉体,无水乙醇溶解摩尔比nM(NO3)2∶nM(NO3)3=1 ∶ 2,草酸作络合剂,加热搅拌得到湿凝胶,继续干燥得到干凝胶,随后对于凝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得到了粉体状产物.用TG、DSC技术对前躯体干凝胶进行热分析,对煅烧粉末进行了XRD、TEM表征,并考察了煅烧温度对MAl2O4晶化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单相且晶化程度较高的尖晶石型MAl2O4纳米粉体所需温度为800℃,比微波反应法合成温度降低200℃,比铝单醇盐Sol-Gel法降低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