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5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81.
煤层深孔聚能爆破动力效应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煤层深孔聚能爆破致裂增透机理,构建聚能爆破分析模型,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聚能爆破时聚能射流的成型机理、爆炸应力波的传播特点、煤体力学特征和裂隙扩展机理,结果表明:聚能槽集聚爆轰能量形成聚能射流并产生聚能效应,聚能效应显著改变了爆炸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和煤体的力学性质,在聚能方向煤体所受压应力峰值是非聚能方向的1.10~ 1.29倍,有效地促进了裂隙的扩展;且主聚能方向煤体所受压应力峰值由次聚能方向的0.85倍增大到1.06倍,放缓了煤体所受应力的衰减速度.此外,煤层深孔聚能爆破工程应用实验表明,聚能爆破后抽采孔平均瓦斯含量是聚能爆破前的1.58倍,有效地提高了煤层透气性和瓦斯抽采率.  相似文献   
482.
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对6种不同粒径分布的微米铝粉在不同浓度下的爆炸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浓度和粒径对铝粉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爆炸产物的表面特征.结果表明,铝粉的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和爆炸指数随铝粉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在最适爆炸浓度(copt=500g/m3)时三者均达到峰值.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时,最大爆炸压力、压力上升速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且在铝粉粒径小于10μm时,其增幅更为显著.爆炸过程中的铝粉粉尘云的燃烧时间随铝粉浓度的增大呈指数规律衰减并趋于平缓,同时随着铝粉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483.
针对粉煤灰污染严重生态治理难但仍含有大量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磷的特点,将其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来改良利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采用高粱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接种解磷细菌与施加磷肥对粉煤灰的综合改良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解磷细菌比施加磷肥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促进了植物对粉煤灰中难溶性P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基质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改善了粉煤灰的pH和电导率。接种解磷细菌对粉煤灰基质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效应较相当量的磷肥更好。  相似文献   
484.
综放工作面粉尘运动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固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粉尘颗粒的离散型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成庄矿3309综放工作面的粉尘运动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表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得到粉尘颗粒的运动分布特征,工作面割煤、移架、放顶煤各工序过程粉尘的浓度分布规律不同,粉尘浓度出现最大值的位置不同,难以沉降的呼吸性粉尘的分布区域也不同;经对比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以为现场防尘技术措施提供理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485.
泡沫陶瓷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有效抑制煤矿瓦斯爆炸的冲击波,设计加工了断面为200 mm×200 mm的方形爆炸实验管道,实验研究无障碍物条件下瓦斯爆炸火焰传播规律和泡沫陶瓷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并采用高速摄影系统对火焰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拍摄.实验结果表明,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的传播速度和结构不稳定;泡沫陶瓷可以抑制火焰的传播,起到淬熄火焰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防治煤矿瓦斯爆炸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86.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揭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兖州矿区进行工作面支承压力进行了分析,得出综放与分层开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变化的规律,为回采巷道超前支护长度、支护强度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7.
为了对青龙山水库工程建设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采用了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技术研究手段,研究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状况.结果表明:青龙山水库工程建设不存在潜在的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研究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环境管理监控及污染防治等措施,使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该研究为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该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8.
为解决三维建模在地质体识别过程中,过多依赖专家参与、人工交互的不足,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探讨地质体智能识别方法.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基本地质规律、专家识别方法等的知识获取及表达,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通过嵌入式的推理机制,完成矿山地质体智能识别.该成果对提高三维建模的自动化程度及软件效力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矿山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9.
凹凸棒石对高岭土洗选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凹凸棒石作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对高岭土洗选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00 ml洗选废水,当凹凸棒石用量为2 g,絮凝剂用量为0.2 g时接触反应4 min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2%:对总Fe的去除率达到88.3%;对洗选废水脱色率高达85%,处理后废水色度值降至50.对洗选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为在pH值大于等电点(ζ)的条件下,凹凸棒石一水悬浮体系的结构电荷和表面电荷与有机污染物分子两性聚合电解质发生的静电吸附作用.凹凸棒石对金属离子的去除作用为固一液界面碱性诱导的Fe3 水解沉淀以及胶体颗粒之间的强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490.
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开采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对于厚煤层开采要根据煤层条件和技术条件等采用合适的开采方法。随着开采煤层厚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加,目前也遇到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支架合理选型、瓦斯运移规律与防治技术等新的课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