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城镇体系首位城市万州的垄断特征不明显,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城镇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关联程度一般.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从优化区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角度,提出了培育万州增长极、开发沿江城镇带、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完善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健康是当代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青海湖为研究区域,构建了5要素15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判的原理,借鉴生态系统医学理论的5个等级,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均方差法和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对青海湖湿地进行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变化差异明显,但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走势趋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典型岛状林湿地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典型岛状林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6、8和10月下旬分层采集土壤水溶液(0-60era),测定土壤水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其他几种元素的质量浓度,研究三江平原典型岛状林湿地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岛状林湿地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6月份土壤水DOC质量浓度最高,10月份次之,8月份最低.土壤水DOC质量浓度还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从土壤表层向下,随深度增加,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先减小后增加,剖面层次之间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月份之间土壤水DOC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性,但差异不显著(P-41.061).土壤有机质数量和分布、土壤的冻融作用、土壤矿物吸附作用是引起土壤水DOC质量浓度分布的主要原因,采样点的排水状况也对土壤水DOC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另外,岛状林湿地土壤水DOC质量浓度与TOC、TC、Fe2+、TP、N03‘呈显著相关关系,与NH4+、P043-、TN、pH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说明土壤水DOC质量浓度的分布还与其他各种元素迁移、转化紧密相关,尤其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4.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频发,已经给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模拟,可为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预报预警提供依据。以长春市南关区为研究区,以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从多情景视角出发,提出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多情景模拟框架,并以一、二维非恒定流为控制方程,以不规则网格为骨架综合构建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数值模拟模型,实现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多情景模拟。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涝应急管理部门在内涝灾害预报预警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青海湖北部湿地为例,从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构建由组成结构、整体功能和外部环境3个要素15个指标组成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生态系统医学理论划分健康等级及评分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熵权法,AHP法两种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近10年的生态健康指数,进而对青海湖北部湿地进行了生态健康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其生态健康近10年处于上升状态.对青海湖北部湿地进行生态健康趋势分析,可为青海湖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及其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藜麦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粮食作物,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具有耐盐碱、抗旱、耐寒、耐贫瘠等生理特性,大力发展藜麦产业对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藜麦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藜麦植物资源,本文从藜麦的分布、形态特征、开发现状和抗逆性等角度进行了概述,并针对目前藜麦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藜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知网平台提取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四大领域的145篇文献为数据基础,借助数理统计、CiteSpace文献计量法探究了国内残疾人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高质量科技期刊中的残疾人研究文献数量少,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为残疾人、无障碍、心理理论等,不同研究领域期刊文献数量、相关主题、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差异显著;残疾人研究文献总量虽小但期刊集中率高,地理资源和心理学领域残疾人文献占文献总量的79.31%,建筑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文献较少;从残疾人研究文献数量的地域分布看,核心集聚区为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为次级核心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期刊领域的残疾人研究议题也为提升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P-Ⅲ型分布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估算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灾害数据库支持下,获取了中国1988—2007年发生的洪水灾害次数、人口死亡数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3项统计指标;利用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进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并对二者方法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量较少的情况下,当风险水平在6或8时,P-Ⅲ型分布的重现期估计值变化迅速,这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不符,不能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而信息扩散变幅不大,能够很好地拟合洪水灾情情况;说明信息扩散方法在小样本数据量情况下明显优于P-Ⅲ型分布估算模型,可以解决样本资料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小样本的方法.信息扩散理论对洪灾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