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综合管廊工程面临的震害威胁十分严重,开展内置大质量管道对管廊地震响应的研究很有必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完成了水平地震波入射下,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分析。在建立4种不同工况下L形三仓综合管廊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管廊在水平地震波入射时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管廊主应力与剪应力最大值均位于中隔墙上,大质量管道引起结构动应力显著增大,但对结构水平位移几乎不产生影响,管道置于管廊下层且远离震源的分仓内对结构抗震最有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多层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桩间距对支护性能的影响,运用FLAC3D建立了深基坑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的计算模型,进行分层开挖三维动态模拟计算,同时讨论了排距、桩长等参数对桩顶位移的影响。通过多工况数值分析求得:当桩长约为开挖深度的1.8~2.0倍时,排距与基坑开挖深度之比为0.43~0.50,基坑支护效果较好。为探究多层水平连接双排桩支护结构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3.
江南造山带东段地处安徽、浙江、江西、江苏四省交界处,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强降雨影响,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对该区域进行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研究迫在眉睫。研究以江南造山带东段为研究区域,基于前期获得的区域滑坡数据库,选取高程、坡向、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距水系距离5个影响因子,对因子进行分类,分析滑坡在每个类别中的滑坡点密度及面密度,绘制各影响因素与滑坡之间的关系图并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主要发育在高程200~800m,坡向南方向;三叠系及震旦系地层内滑坡发育较多,古近系滑坡发育较少;距水系距离越大,滑坡发育越少。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江南造山带东段滑坡的分布规律以及各因素对滑坡发生的影响,研究该类地质环境下滑坡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为该地区的工程建设选址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生成子图的定义。证明了生成子图的计数定理和构造定理。提出了生成树的计数方法和构造方法。介绍了奇阶完全图K_5、K_7的含圈生成子图和不合圈生成树的计数与构造。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v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基本思路,给出了完全图Kv的边矩阵的定义,提出了2t+1阶Steiner三连系构造的一种方法.介绍了依据已存15阶Steiner三连系ST(15)构造31阶Steiner三连系的全过程,并讨论了2t+1阶Steiner三连系的计数问题.  相似文献   
6.
平图的四着色与对偶图的H圈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阐明了平图中的H圈与对偶图顶点四着色的依存关系.提出了平图的顶点四着色和对偶图顶点四着色的具体步骤.介绍了多面体平图的H圈分解与对偶图顶点四着色,以及对偶图的H圈分解与平图的顶点四着色.讨论了平图及对偶图的H圈的个数,森林Fi的个数及顶点四着色方案数.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公路网安全宏观评价投影寻踪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构建了上海市公路网安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建立了上海市公路网安全宏观评价模型.该模型能从待评样本寻求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增加主观约束条件,来体现决策者对某些评价指标的偏好,实现了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的综合考虑.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求解最优投影向量,有效地解决了高维数据全局寻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减小基坑变形和保护周边环境,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基坑主动区加固,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修正摩尔库伦有限元模型,分析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主动区加固体强度对深基坑变形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主动区土体加固能抑制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形,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建筑物不均沉降随着加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经加固后,桩体最大水平位移位置在桩顶,最终减小水平位移达87%;主动区加固会使坑后土体产生“上拱”现象,地表沉降曲线由加固前的“凹槽型”变为“上拱型”;不均匀沉降是评价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增加加固体强度对初期开挖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无显著影响,但能减小最后一步开挖工况下建筑不均匀沉降达90%。因此,主动区加固不仅可以和被动区加固一样抑制基坑变形,同时可以保护临近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爆炸冲击荷载下以橡胶水泥砂浆(RCM)作为柔性吸能材料的“刚-柔耦合”围岩支护结构的动态稳定性,通过搭建二维平板爆炸冲击试验系统,开展单体平板试件在中心起爆方式下和组合体平板试件在偏心起爆方式下的单孔爆炸冲击荷载试验;并从炮孔动态膨胀响应特征、剥落区形成机理和爆生裂缝扩展机理3个方面,探究“刚-柔耦合”围岩支护结构二维平板试件的动态损伤破坏特征。最后,从应力波传播和协调变形2个方面分析讨论“刚-柔耦合”围岩支护结构中多层材料间的耦合作用特征与围岩稳定性机理,进一步印证以RCM作为柔性材料的“刚-柔耦合”围岩支护结构降低围岩及其支护结构动力损伤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随橡胶体积分数增大,平板试件整体的损伤破坏程度明显减小;尽管RCM单体平板试件的爆后炮孔直径和剥落区面积因橡胶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增大,但RCM有效降低了组合体平板试件的爆后炮孔直径、剥落区面积和爆生裂缝总长度。平板试件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主要受到爆炸冲击波与爆轰气体的共同作用,尤其在底板对炮孔的封闭约束下,炮孔中也因爆炸能量的瞬间释放形成了向上的聚能射流效应,进一步导致了V形爆坑剥落区的形成。在同一起爆方向下,当橡胶体...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深厚冲积层冻结井筒外壁早期开裂机理,以丁集煤矿第二副井为工程背景,开展外壁混凝土早龄期力学特性试验和热-力耦合分析。首先,通过对不同龄期C70外壁混凝土开展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获得了强度指标和弹性模量复合指数时变模型和早期力学特性;然后,基于外壁混凝土弹性模量复合指数时变模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外壁混凝土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对外壁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和应力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外壁混凝土浇筑初期水化升温,其核心区峰值温度达到了55.96℃;随后外壁混凝土开始降温,短时间内井壁外缘温差达到了34.95℃;外壁混凝土在4~28 h升温阶段整体受压,降温阶段,井壁受冻结壁约束,竖向受拉严重,其中井壁外缘拉应力最大,达到了5.08 MPa,当拉应力超过外壁混凝土早龄期抗拉强度时,外壁混凝土将产生环向裂缝,从而揭示了深厚冲积层冻结井筒外壁早期开裂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