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
为了提高多波束数据处理效率,克服趋势面法、中值滤波法等对海底地形细节的损坏,采用总传播误差法进行多波束数据处理、构建海底地形模型(DTM)。研究结果表明:总传播误差法以实测数据误差计算为基础,依据IHO标准设置滤波器进行粗差自动剔除,避免了人机交互式编辑主观性判断的干扰,数据处理速度是人机交互式编辑的5倍。总传播误差法依据水深变化设置可变网格,保证了地形模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很好地保留了地形细节。总传播误差模型具有更强的抗差性,适合于海底热液区等复杂地形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2.
粤西信宜贵子、茶山和陆川石窝一带浅变质云开群底部层状、似层状变基性超基性岩的研究表明,变基性岩以变辉长岩、变玄武岩、细碧岩、斜长角闪岩为主,伴生一套细碧角斑岩及少量硅质岩,变超基性岩则以蛇纹石化橄榄岩零星出露为特征,它们是遭受后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改造的蛇绿混杂岩。变基性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E-MORB和N-MORB构造环境形成的大洋拉斑玄武岩。变基性岩、斜长角闪岩中获得的Sm-Nd全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24±77)Ma和(815±75)Ma,这为华南存在新元古大洋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冶金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冶历史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冶金工业地区,区域地下水环境往往存在严重的历史污染问题,使广大环评工作者难以准确识别项目可能造成污染的目标含水层,进而无法客观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以湖南某地冶金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就以上2个难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在充分调研多种资料,明确区域地下水系统与污染对象所属地下水系统的基础上,可利用历史动态数据确定目标含水层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的目的是辨识已存在的历史污染情况,合理预测污染物的运移趋势.因此,对比地下水背景值及不同时期的水质数据,分析污染物积累和迁移特征是现状评价的关键.最后,讨论了如何利用分析结果指导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预测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